2024年11月1日,榕江县法学会工作人员在榕江县红七军陈列馆门口向群众开展普法宣传。通讯员 潘邵平 摄 ■记者 谢禄林
1月10日,在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大会,向全国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致以问候,并对做好法学会工作提出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学会工作,对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寄予殷切期望,连续两年向中国法治国际论坛致信,先后多次对法学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作为党领导的人民团体,法学法律界的群众团体、学术团体和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省法学会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主动担当作为,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团结引领全省法学法律工作者奋力推进法学会工作现代化,助力更高水平平安贵州、法治贵州建设。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法治宣传走深走实
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推进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阵地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省法学会制定《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工作方案》,在安顺、黔东南、遵义、六盘水等地推动省市县三级法学会“法伴旅途”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发掘贵州优秀法治文化资源,厚植法治建设文化根基;
贵阳市南明区开展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暨“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积极引导企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化解矛盾纠纷;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法学会创新设立“法治驿站”,不仅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搭建了工作平台,更将法律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基层。
为讲好法治故事、更好传播法治声音,贵州各级法学会拓展法治宣传形式,持续有效推进融媒体建设,提升法治宣传传播力、影响力。2024年,省法学会微信公众号共发布信息600余条、官方网站编发信息420余条,发行《贵州法学》6期编辑录入近60篇论文;贵阳市法学会制作“会员讲法”短视频44期;毕节市法学会制作“法治讲台”普法栏目20期。
主动服务大局发展 法学研究出新出彩 结合地方发展面临的难点堵点问题,充分发挥法治领域高端智库作用,深化法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总结,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切实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省法学会出台《完善长江流域生态修复空间格局的法律建议》,介绍了贵州率先建立五级河(湖)长制体系等经验做法,提出了对策建议。
举办第三届“新时代法治贵州论坛”,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贵州现代化”为主题,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继承和发扬‘枫桥经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单元分论题,征集论文870余篇,邀请国内知名法学专家作主旨演讲,有关专家进行深入研讨,为省内外法学法律工作者交流思想、凝聚智慧搭建良好平台,促进了学术界与实务界的紧密联系和良性互动。
组织省内法学法律专家学者围绕“西部法治论坛”“泛珠三角合作与发展法治论坛”主题深入开展研究,并广泛征集论文,共集征论文660篇,获一等奖2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2篇,3篇论文在论坛上作交流发言;省法学会获2个论坛“优秀组织奖”;省法学会宪法法理学、刑法学研究会年会收到来自省内外论文280余篇。
聚焦群众法治需求 法治惠民用心用情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法治为民宗旨,找准定位靠前服务,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让法律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让法治精神浸润到群众心田……省法学会充分运用普法宣传品牌,提升法治宣传传播力、影响力,形成层次化、系统化、体系化的普法宣传格局。制定《2024年贵州省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实施方案》《2024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实施方案》等,统筹各级法学会与相关部门开展“基层行”和“双百”活动,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讲和全民普法宣传。
与此同时,全省各级法学会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下沉基层,把做好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法律培训统筹与反电信网络诈骗、反养老诈骗、反邪教、禁毒、扫黑除恶等政法重点宣传工作融合在网格中开展,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截至目前,全省6050余个法学会工作站(点),为群众开展法律咨询服务1.9万余次,化解矛盾纠纷1.5万余件,推动会员进网格7900余人次,法学会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愈加明显。
扬帆起航正当时,砥砺前行铸辉煌。2025年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攻坚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省法学会将持续搭建平台促进交流合作,整合法治宣传专家资源,深化法律服务制度建设,加强法治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转化率、拓展法治宣传受众面、增强法律服务新质效、充实法学法律人才库,团结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真抓实干、善作善成,更好地服务群众、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全力服务更高水平的平安贵州、法治贵州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