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张德先:防诈反诈要多念叨

  ■记者 杨雨青
  “年关将至,我虽人在广东,但心在贵州,时刻惦记着毕节家里的亲朋好友,怕他们一不小心上了骗子的当。”在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担任律师助理的张德先,即将回到毕节市七星关区老家过年。谈及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她表示虽然贵州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脚步从未停止,但她对亲友防骗反诈的宣传也不敢停歇。
  “无论是上学时公安机关到学校进行法治宣传时讲解的真实案例,还是工作后接触到的案件,因为亲眼见到过受害人被骗后的一蹶不振,所以更加时刻绷紧反诈防线。”张德先说,在跟家人的联系中,提得最多的便是反诈。“经常让他们不要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去帮别人贷款,因为这种还款责任一定是自己,也经常念叨让他们不要点不明链接之类的。说得多了,他们嫌我唠叨,还说村里的干部上门走访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也是这些话,上街赶集时派出所发的宣传册十有八九也是反诈。现在他们反诈的决心非常坚定。”
  说到这儿,张德先竖起大拇指,她高度肯定了贵州的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她说,在律所工作之余,自己非常喜欢刷政法机关的官方公众号,刷到有意思的反诈宣传内容还会转发到家里的群聊或朋友圈。
  “每次刷到公安机关破获诈骗案件追回受骗款项,都感觉十分振奋人心。”张德先表示,对于受害人来说,这可能是一年的血汗钱,也可能是整个家庭的积蓄。如果被骗,能追回款项固然皆大欢喜,但随着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不断更新,范围甚至扩大到国外,追赃挽损就变得十分困难。
  “打击犯罪不能停,但追根溯源,群众还是要自己守好自己的钱袋子。不贪心、不轻信、不泄露信息……”张德先说。
  此外,她表示,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多多开展反诈宣传,提高群众的防诈反诈意识;另一方面,老百姓自己也要不停的“念叨”,经常提醒自己和身边的人加强自我防范。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