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国内
第05版:视界
第06版:平安黔南
第07版:区域
第08版:理论
标题导航
“先用后付”套路多 擦亮双眼巧避坑
上海消保委:平台应充分说明逾期后果及相关风险
辽宁省消费者协会 发布“先用后付”消费提示
电商促销不能“念歪了经”
老人网购误触“先用后付” 广州市白云区消委会介入调解助退款
公告
公 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辽宁省消费者协会 发布“先用后付”消费提示
■《中国质量报》通讯员 王长亮 记者 乔燕强
近期,部分电商平台先后推出“先用后付”的支付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但也有部分消费者反映,自己默认的付款方式莫名其妙变成了“先用后付”;有的消费者原本只是想加入购物车的商品变成了直接下单。针对新出现的这些情况,近日,辽宁省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辽宁消协”)发出消费提示。
辽宁消协指出,“先用后付”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模式,提供了更大的支付灵活性和购物便利性,有利于促进交易,但应当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在电商平台购买商品时,未经消费者同意直接选择“先用后付”形式付款,不符合法律规定。
辽宁消协提示,电商平台开通“先用后付”信用消费性质的相关功能时,应该有显著提示,比如弹出窗口,关键文字加粗加红等;在支付时,也应当由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否使用“先用后付”支付方式。消费者在使用“先用后付”功能时,注意不要逾期付款,否则容易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如果不想使用该支付方式,可以在平台支付设置中关闭该功能,如果找不到关闭方式,也可以联系平台客服协助。
辽宁消协特别提示,家中如有老人,应当关注老人是否开通了一些容易误操作的功能,并及时协助老人关闭该功能;对于未成年人,建议关闭“免密支付”“先用后付”等功能,以免小朋友好奇,造成损失。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