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安顺交警:交通“微改造”推动安全“精提升”
交警对部分路口的“微改造”,获得市民点赞。

  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原先的道路规划逐渐不适用于现在的交通环境,针对道路交通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安顺交警主动谋划,从小切口入手,实施“一点一策,分类治理”,积微成著,用“微改造”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精提升”,服务群众安全出行“大民生”。
  2024年以来,已对群众反映安全隐患突出的4个路段进行“微改造”,并获得群众的“满意”认可。
  微改造、精提升 路畅人安暖民心
  安顺市中华东路建军路与中华东路交叉口,是城市东西方向主干道重要枢纽节点。以前,每天早晚高峰期,接送学生车辆与上班流车辆在此处汇集、合流,道路通行压力较大。
  安顺交警经过实地调研后发现,该路口斑马线设置在路口下游,导致建军路右转车辆容易与中华东路东往西直行车辆抢道抢行,不仅如此,由于斑马线离公交站台距离过近,容易在早高峰期间出现公交车站台后侧车辆排队积压,甚至停在斑马线上的情况,影响行人通行,存在安全隐患。
  为有效解决该问题,安顺交警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对该路段实施“微改造”,将建军路口斑马线往市府路方向移动20米,并在建军路口斑马线新增过街红绿灯。同时,在实验学校门口绿化带新增开口,延长“校门前移,即停即走”区域。
  前移的斑马线有效缓解了建军路右转与中华东路东往西方向车辆合流导致的交通压力,增加了中华东路东往西车辆变道长度,有效解决公交站后侧车辆积压易导致人车混行的安全隐患,延长的“马路校门”不仅有效缓解了接送学生车辆带来的交通压力,更保障了学生的上下学安全。
  路口不“添堵”,群众心“顺畅”。今年,安顺交警针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黄果树大街(头铺路段)、黄果树大街交定安大道路口、定安大道(火烧寨路段)、学院路四处路段节点,精准开展道路交通“微改造”。在以上路段增加斑马线、红绿灯、交通标牌、反光墙、减速带、隔离护栏等设施23处,调整斑马线位置4处。
  “微改造”后,安顺交警对以上路段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在校园集中的学院路、黄果树大街(头铺路段),人车各行其道,学生出行安全系数明显提升;在村寨沿线的定安大道(火烧寨路段),行人乱穿行现象明显减少,村民表示出行感受非常好;在易发事故的黄果树大街交定安大道路口,今年来未发生过涉及伤人、亡人的道路交通事故,车损事故起数同比去年下降60%,事故预防成效明显。
  听民声、聚民智 结出惠民“平安果”
  哪里堵哪里乱,群众最有体会,应该怎么治理,群众最有发言权。
  安顺交警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用户思维,强化问题导向。充分依托“两微一快一抖”新媒体平台,联动本地交通广播电台,积极畅通警民沟通渠道,广泛收集辖区群众最关注的交通堵点、乱点、危险点和交通改造建议,通过定期梳理、动态发布治理任务清单、滚动实施的方式,形成上下联动,具体化、清单化、项目化推进交通堵点、乱点治理的工作模式。
  今年以来,共计收集、汇总群众关注的出行问题308条,通过调整交通组织、增设交通设施、强化违法查处等方式精准“发力”,高效优化辖区道路交通出行环境。
  主动问,科学改,安顺交警将持续聚焦群众关注和道路交通发展需求,让群众的“好点子”陆续转化为交通管理的“好钥匙”,结出利民惠民的“平安果”,努力实现“道路通畅”和“出行安全”双提升。
  (安顺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供稿)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