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婆媳对簿公堂 法官悉心调解
经法官调解后,一家人和好如初。

  ■ 通讯员 申姣
  “法官,你听,孩子们又喊我‘婆’了!”
  “法官,您放心,以后该我们尽的义务,我们肯定会尽!”委屈哭闹的女子此时也平静了下来,向法官表明自己的态度。暖黄色的灯光下,一家人围桌而坐,互诉衷肠,平静而温馨。
  然而,五个小时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
  原告杨某某与被告申某某系婆媳关系,与另三名被告系祖孙关系。三年前,杨某某之子、申某某之夫在外地务工期间因工伤不幸死亡,经申某某与用人单位协商后,保险公司便将全部赔偿款打在申某某账户上,后婆媳二人就赔偿款分配问题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婆婆便将大儿媳及3个孙子(女)诉至务川自治县人民法院镇南人民法庭。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立即组织法庭工作人员到当事人户籍地村委会及周围群众家里进行走访,进一步了解案件情况。经了解,杨某某育有5个子女,其名义上一直随三儿子生活,但三儿子一家长年在外务工,老人大多时候都是独自居住。住在隔壁的大儿媳偶尔会加以照料,但两人相处却不太融洽。
  法官认为原、被告都是死者至亲,深受亲人离世的打击,开庭审理无疑是再次撕开几人逐渐愈合的伤口。且老人年事已高,子女都长年在外务工,以后生活难免需要“大儿媳”的帮助,无论是从情理还是从法理角度出发,本案都应以调解为主。考虑到85岁的老人腿脚不便,镇南法庭一行便背上国徽,拿着横幅,到老人家中开启了一场巡回调解。
  “没人管我,该我的!我都要,不能少!”起初,老人态度十分坚决。
  “你生病的时候,我给你买药、送饭,还给你钱,凭什么说我没有照顾你?”被告申某某声泪俱下,满腹委屈:“现在家里失去了顶梁柱,你们这样逼我,叫我以后怎么生活?”
  “哪里管我了!有两个月脚痛,喝点水都没人递给我。”说起自己的艰难,老人也跟着红了眼眶。调解中,原、被告你一言、我一语,各执己见、互不相让。“老人家,您仔细说说,是什么时候没人管你?”“大姐,你也说说你的想法,能接受给老人家多少钱?”
  调解中,法官耐心疏导双方情绪,认真倾听二人讲述各自的委屈,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对死亡赔偿金是否属于遗产范畴,该如何分配进行明法释理。经过法官及当事人亲友反复劝说,双方当事人的“心结”逐渐打开,历经5小时,双方最终达成一致调解意见。
  “婆,这是我们给你的!以后你在屋头要好好地!”在调解协议上签字后,两名孙子将1000元钱递到老人手中,同时也表达了之前因生气不愿搭理老人的歉意。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