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云端”普法 直播带“法”
——黔东南州“三道加法”解锁网上群众路线
  ■记者 何永利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苗侗普法’直播间,关注民生热点,聚焦法律问题,本次直播由黔东南州司法局主办,我是今天的主播律师王瑛琪。”在黔东南州司法局一楼直播间,随着主播律师的精彩开场,为此次直播拉开帷幕。
  巧妙打破农村宣讲时空壁垒,律师变身“网络主播”,当天,王瑛琪以村民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引出真实案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案释法。以“普法+直播”模式,让法律宣传直达基层、直通群众、更接地气,网友大呼“干货满满”。
  近年来,黔东南州司法局紧紧把握短视频流量风口,通过创新做好新媒体“三道加法”,打造“苗侗普法”抖音、快手、微视号,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截至目前,苗侗普法直播间已累计直播71场次,线上解答群众法律咨询500余条,发布短视频近800条,粉丝量67万人,获点赞超2000万次。
  普法“搬”上网 让更多人成为“法律明白人”
  “传统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方式,已越来越难吸引群众的眼光,拉横幅、贴标语、摆展板、设宣传台等宣传方式,覆盖面和传播力都有限。”黔东南州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为了提升普法实效性,切实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通过建设“苗侗普法”抖音、快手、微视号和“黔东南普法”微信公众号,构建黔东南州司法行政系统媒体宣传矩阵,做到群众在哪里,普法阵地就前移到哪里。
  通过构建网络宣传矩阵,把法律知识点“搬”上网,借助网络直播“云端”送法,让群众获取法律知识触手可及。
  当天,在两个小时的直播里,主播律师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问题系列答疑和沉浸式体验。而案情复杂的,则由专门人员记录在案,直播后在后台联系当事人进行详细解答,回应群众关切,做到了把法理讲清、把情理讲明。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苗侗普法”直播间已成为群众身边的“掌上通”。为法治建设发声,通过不断延伸直播触角,直播间也成为了村(社区)法律明白人的“百宝箱”。
  “我是一名社区法律明白人,也是苗侗直播间的铁粉。每期必看,是我坚持学习的必修课。”雷山县乌东苗寨一民宿主理人说,村子现在发展民宿产业,大山里迎来大量的外地游客,他和村民通过抖音观看“苗侗普法”直播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法律知识,今后在为群众普法、解纠纷、出主意时,他的底气更足了。
  精选普法内容 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
  累计吸引15亿人次实现网上学法,律师、公证员、州相关执法部门做客直播间“直播带法”57场次,累计30万人次观看,点赞量超50万……
  这是黔东南州“云端”普法,直播带“法”开展以来,“苗侗普法”账号的统计数据。
  “每一次直播成功的背后,是直播团队深思熟虑和精心打磨的成果”。直播间工作人员杨胜周说,从开播至今,他们已组建起运维、主持和嘉宾等团队,先后邀请司法机关、执法部门、法律服务机构上百位嘉宾走进直播间进行普法。每期播出前,司法局都会通过“黔东南普法”微信公众号发布直播预告,提醒网民关注。
  普法直播,说的是法治故事,讲的是法律知识,关注的是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通过聚焦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伤认定、房屋买卖、企业运营、劳动纠纷、消防安全、妇女权益保护等法律知识,用群众身边事普及群众身边法。
  如直播推出的《主播说法》《以案释法》《社会与法》《反腐倡廉》《铿锵法庭》等普法专题栏目,为群众享受便利法律服务提供了专业指引,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
  “怎样远离电诈陷阱,如何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这些普法节目很接地气。”凯里市民张先生说,通过网络,让法治宣传教育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通过手机,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传统的普法宣传,收效甚微,也很难实现精准普法。”黔东南州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苗侗普法直播间”开播以来,即便在偏远山区的大爷大妈,只要会用手机,就能在线学法。
  “直播间期期有主题,随时可学法,每期节目我们都会通过网格群转发给社区居民观看,生动的普法故事,严谨的法律解析,让社区群众受益匪浅。”雷山县一社区工作人员如是说。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以“三道加法”作答
  “我离婚一年了,前夫的亲戚还来起诉我,让我偿还10万元夫妻共同债务,我该怎么办?”
  这是在2022年11月4日,一名网友在收看关于妇女权益保护的直播后,向后台发私信求助。
  当天直播结束后,运营人员立即帮助其联系了直播律师。此后,律师免费为她撰写了答辩状。最终,法院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维护了该名网友的合法权益。
  而这样的案例,只是黔东南州司法局创新做好新媒体“三道加法”,助力法律知识网上知、法律咨询网上答、法律服务网上办,让法律服务入心、贴心、暖心,切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一个缩影。
  新媒体+普法,让法律知识入民心——
  据介绍,为将“法言法语”转化为“网言网语”,真正提升群众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黔东南州司法局新媒体工作室将群众身边的案例、社会热点、群众关切点和法律法规常识作为主要内容,拍摄制作了以群众看得懂、记得住、受教育为目的普法短视频600余部。截至目前,“苗侗普法”抖音号发布普法短视频近600条,播放量超4.3亿次,获点赞485万次,吸引粉丝21.3万。新媒体+咨询,让法律解答贴民心——
  至“苗侗普法”抖音号开通来,黔东南州司法局共组建了30余名律师参与的法律服务团,并把直播间建成州直政府部门落实普法责任制的线上工作平台,联合30余家州直相关执法单位,于每周五下午4点到直播间开展各行业主题法治宣传直播活动。
  直播中,主播会随机抽取网友的法律问题进行解答,让群众在趣味性、针对性的视听体验中,学习法律法规,了解国家政策,同时也搭建了一个群众与律师互动、政府机关与民众互动、网上与网下联动的“掌上窗口”。据悉,每场直播后,会安排专人收集网民评论区留言和私信,让律师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并回复。
  新媒体+服务,让法律服务暖民心——
  “我是一名农民工,某县某工程项目拖欠我工资达三年之久,请求帮助讨回血汗钱。”
  这是一石姓网民在“苗侗普法”抖音号后台的私信留言。
  工作人员在和该网友联系了解详情后,黔东南州司法局及时与该县劳动执法部门取得联系,协调调查了解情况,及时给予当事人答复,同时还将该问题纳入法治督察问题清单,最终成功帮助该名网友追回被拖欠工资。
  这是苗侗直播间聚焦司法服务,切实为群众解难题的生动实践。
  “我们将新媒体平台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网络窗口,明确功能职责,加强人员配备,促使公共法律服务向新媒体平台延伸。”黔东南州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借鉴政务服务“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别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的模式,对网民在新媒体平台留言反映的涉及公共法律服务范畴的困难和问题,都会及时提供服务。
  据统计,2022年6月以来,依托“苗侗普法”新媒体短视频平台,黔东南州司法局已协调处理群众线上反映问题20余起。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