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毕节市:擦亮平安底色 守护万家安宁
毕节公安干警走进校园开展法治宣传。

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政府里的“公道评说”室。

  ■记者 黄祖祥
  十月的毕节,秋意渐浓。
  秋收季节,七星关区岔河镇岔河社区三组居民赵平家的院子里晒着整整一院坝的玉米籽。看着房檐下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晒好了的20余袋玉米,赵平笑着说:“我们这里的治安好,夜不闭户也没事。”
  提及平安建设,在纳雍县农贸社区做了十几年生意的张清群感受颇深,“在街上、社区,不时能看到警察、警车,哪怕是夜间进出家门,我们的安全感都是满满的。在社区里发生纠纷事项,网格员、网格长以及片区民警会及时调解、处理,现在我们社区十分平安和谐。”
  平安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发展的基本前提。近年来,毕节市立足自身实际,坚持底线思维,不断增强风险意识,着力完善大平安体系、构建大平安格局,切实有效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2024年上半年,毕节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得到双提升。
  坚持高位统筹 平安毕节建设走深走实
  平安建设,毕节市持续发力——
  将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党委重要日程,逐级统筹部署、层层压实责任;
  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各相关部门认真梳理查找推进平安建设工作中的短板弱项,细化整改措施,落实责任单位、明确整改时限,建立台账动态跟踪;
  细化2024年度平安毕节建设考核评价措施,印发《平安毕节建设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好考评“指挥棒”作用,推动形成党政齐抓、上下联动、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
  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各地各部门做决策、上项目的“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因重大决策出台和工程项目上马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
  紧盯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成立社会治安重点工作专班,准确把握社会治安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全面加强“打防管控建宣”各项措施,坚持一线指挥、一线调度、一线督导、一线落实,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
  …………
  一项项举措,是毕节市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治安问题,严格落实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集中资源力量推动社会治安环境持续改善,刑事案件逐年下降的生动体现。
  工作中,毕节市坚持高位统筹,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市委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平安毕节建设领导小组,下设11个专项工作机制开展平安建设工作。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力度,组建政法系统理论宣讲“二人讲”,以理论+实践模式广泛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活动。以“法律七进”为抓手开展法治宣传483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读本81万余册,受教育群众104万余人次,大力组织培养“法律明白人”2.4万人。强化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全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有力推进平安建设工作并出成效。
   深化基层治理 持续巩固安全稳定形势
  “这件事情确实是我不对,我向你道歉。”“我其实也有问题,邻里之间以后还要处朋友嘞。”
  不久前,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朱昌镇双堰社区矛盾纠纷调处室里,社区工作人员正在为两名居民化解矛盾纠纷。
  通过建立“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综合运行体系,七星关区朱昌镇将全镇14个村54024人按区域划分为145个网格,设14个网格长、644个联户长,通过网格化服务解决民事纠纷。
  这是毕节市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枫桥经验”贯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一个缩影。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毕节市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全市安全稳定局面持续巩固。
  工作中,毕节市把“推进综治中心运行规范化和信访工作法治化、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三化’融合发展”纳入市委常委会2024年工作要点,制定印发《2024年毕节市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攻坚行动年实施方案》,持续推进县、乡两级综治中心阵地规范化建设;建立综治中心与公安基础管控中心联动运行机制,有效提前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有机整合信访接待大厅与综治中心,对群众诉求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制定7大类51个事项的网格任务清单指导目录,推进城管、公安、司法住建、市场监管等行政执法力量下沉网格,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和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网格治理;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质效,统筹各地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4095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82个),人民调解员18916人,仅2024年上半年,累计调解矛盾纠纷9893件,调解成功率97.62%。值得一提的是,毕节通过“调度+通报+督导”模式,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前端化解、关口把控”。
  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毕节市探索出了“警务两会+十户联防”“七人议事”“红色物业”管理、“微心愿”治理等基层自治模式。其中,“两带三治”“七人议事”“五联五化”社会治理经验得到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肯定;“警务两会+十户联防”机制在全省推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近年来,毕节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实施“党建五项行动”尤其是“塑形行动”,持续深入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基层社会治理成果,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贵州作出毕节贡献。
  擦亮平安底色 社会治安环境持续改善
  在毕节市2024年上半年社会治安重点工作总结中,一组数据格外引人注目——电诈、损失金额、盗窃等案件发案数同比实现“七个下降”。
  “命案侦防有力推进、扫黑除恶硕果累累、毒情治理根本扭转、电诈治理逐步向好……”作为毕节公安打击犯罪工作的参与者、见证者,毕节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政委张智军感慨道。
  取得如此成就,是毕节市紧盯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的结果。
  工作中,毕节市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防范处理邪教问题,持续巩固提升禁毒“大扫除”成果,深化命案防控治理,防范打击盗窃犯罪,深入打击农村赌博和跨境赌博,加强重点人群服务,各项工作均取得成效,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平安建设的红利。
  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中,毕节市集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聚焦“黑恶”重点出击,聚焦“伞网”深挖彻查,聚焦“线索”查透见底。其中,市级成立5个督导组,对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工作开展调研督查督导,查找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分析问题原因、研究工作措施,整体提升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质效。
  在严厉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方面,毕节市在全市开展涉诈重点人员打击管控攻坚行动,推动各级各部门形成打击管控工作合力,推动齐抓共管、群防群治,有效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成效明显。
  在防范打击盗窃犯罪工作上,毕节市全面提升入室盗窃、涉车盗窃、盗窃电力设施、扒窃等盗窃犯罪防范打击质效,有针对性地保护群众财产安全。
  在加强重点人群服务方面,毕节市强化部门联动,提升工作质效。其中,毕节市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为深化平安建设的源头性、基础性工作,探索从“小切口”入手,采取“五直工作法”(直达基层,全盘深挖;直面问题,全程研判;直派任务,全体推进;直接督办,全力整改;直至完成,全面深化)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做细做实,用法治阳光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