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桐梓县九坝镇:“排、调、防”全链条化解涉旅纠纷
  ■记者 谢禄林 整理
  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位于渝黔交界处,气候凉爽,获评“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镇”,山堡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每年都会吸引来自重庆、成都等地的“候鸟”游客在此避暑旅居。全镇常住人口仅3.8万人,而高峰期游客多达12万人,涉旅纠纷异常突出。对此,九坝镇立足排查、调解、预防三个环节,全链条推动涉旅纠纷源头预防、快速化解。
   畅通“三个渠道” 在“排”字上多方发力
  九坝镇通过发挥基层网格、行政执法、行业协会等渠道作用,重点排查四类高发涉旅矛盾纠纷,即游客与游客的内部纠纷、与民宿的住宿纠纷、与物业的住宅纠纷、与当地群众的生活纠纷。
  强化网格排查。将870家乡村民宿划分为9个网格,实行“一网格一专班”包保。全面发动“红袖套”义务联防队积极参与,逐一摸清游客底数及所涉纠纷情况,全面实行台账式管理。
  强化专业巡查。整合公安、司法、市场监管、应急、文旅等专业力量,划分行业“责任田”,强化执法监督、市场监管、秩序维护、安全防范,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发现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隐患问题并及时督促整改。同时,通过12345热线、110警情、社交媒体等渠道,全面开展线上巡查与线索收集,确保纠纷早发现。
  强化协会自查。发挥“候鸟”协会、旅游协会等与游客密切联系的优势,建立“小事必报、琐事必查”的信息收集、研判、报告机制,及时掌握涉旅矛盾纠纷的苗头和动向,提前预警、及时介入、有效处置,把触角延伸到辖区每个角落。
  做到“三个到位” 在“调”字上闭环管控
  九坝镇充分发挥“一中心两室三会”作用,推动涉旅纠纷全流程调处。“一中心”统筹,确保接待分流到位。九坝镇整合游客接待中心、物业调解中心等力量入驻镇综治中心,健全完善“信息推送、综合研判、定色定级、化解稳控、销号回访”工作机制,重点针对购房退房、市场管理、物业服务等18类突出涉旅矛盾纠纷,按照权责分级分类及时交办相关部门,明确专人跟进,形成闭环管理。
  “两室”协同,确保疏导处置到位。在涉旅村(社区)全覆盖设立警务室,选优配强民警辅警19名,搭建“一刻钟微服务圈”,联合“老村长调解室”,对发生的口角琐事等矛盾纠纷,及时疏导劝解,实现矛盾纠纷处置在小、化解在早。
  “三会”联动,确保分类调处到位。建立“属地管理+自治管理”联动调处机制,择优推荐游客中的离退休干部、退役军人、退休教师等进入“候鸟”协会、旅游协会,对各类纠纷进行“分类问诊”。针对游客之间的矛盾纠纷,发挥内部人“知己知彼”的优势,由“候鸟”协会负责调处;游客与业主、物业公司、群众等产生的其他矛盾纠纷,由旅游协会负责调处;两个协会均无法调处的疑难问题、重大矛盾纠纷,由镇旅游纠纷调委会整合派出所、法庭、司法所、行业部门、村(社区)等治理力量,全力调处,确保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强化“三个提升” 在“防”字上源头治理
  九坝镇将推动服务提升、管理提升、文明提升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相结合,将高质量旅游服务与高效能社会治理相衔接,助推涉旅矛盾纠纷源头预防。
  强化服务提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持续完善基础设施,聚焦交通、通讯、医疗、居住等领域,通过开通九坝—桐梓县城公交专线、设立卫生分院、进行社区改造(道路硬化、菜园美化、环境绿化、灯带亮化)、开展志愿服务、规范市场经营主体等方式,推动旅游服务提档升级。
  强化管理提升。针对辖区内游客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入住管理、统一团体入保、统一生活标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垃圾处理,推动旅游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
  强化文明提升。积极探索“法治+”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依托法官工作站(点),选取涉旅纠纷典型案件开展巡回审判、法治宣传,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促进法治文明新风尚。举办“桐梓村晚”,实现“天天有演出,周周大联欢”,增进游客与当地群众之间的感情,为川渝黔一家亲注入新动能。2024年,九坝镇被评为夏季“村晚”全国示范点,获央视新闻宣传报道。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