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永霞
9月10日,在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会发布2024年“最美教师”,遵义市启智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周兴露成功入选。
对周兴露来说,这份殊荣是对她深耕特教11年、用爱守护“折翼天使”最大的鼓励与回报,也将激励她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使命,做特教路上的“护梦人”。
坚守初心 用爱育人
2013年,周兴露从原红花岗区忠庄教辅站调到启智学校任职。第一次走进校园时,目光所及,有系着围兜、流着口水、摇摇晃晃练习走路的学生,有一遍遍重复练习着简单发音的学生……尽管在来学校前,周兴露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当看到这群特殊儿童现实的场景时,她还是忍不住流泪了。
当时,周兴露就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群特殊的孩子活出生命的精彩,通过康复和教育让他们过上健全人的生活。自此以后,她每天都要面对神色呆板、行动笨拙、反应迟钝、生活自理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行为失控的孩子们。
学校有一名患孤独症并伴有精神障碍的学生,时不时会有怪叫、四处藏匿、乘人不备逃出校门等行为。有一次,周兴露让他坐在自己的腿上准备给他讲故事,可孩子却冷不防地给了周兴露一记重重的耳光。
生平第一次被人扇耳光,年轻的周兴露瞬间眼眶模糊起来,但一想到他是自己的学生,这是他一种非常态反应时,她强忍着痛和泪、压下委屈,继续与孩子沟通。此后,周兴露对这个孩子的关心更多了,经常变换着方法与他交流,还时常用他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帮助他成长。
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2015年,遵义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医教结合、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周兴露带领启智学校团队积极探索教学改革途径,创建了以医为前提、教为重点的特殊教育“医教结合”模式,构建了“康教一体”的课程体系,为学生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细心呵护 静待花开
特殊教育,比普通教育更需要有“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小静(化名)是一名孤独症女孩,父母离异,有语言障碍,吐字不清,精细动作较差,情绪不稳定,平时由年迈的奶奶照看。为了能够针对性地帮助小静,周兴露与教师团队为其量身制定了个别化教育计划,一对一开展送教上门工作。通过3个学期的学习,小静进步很大,现在她已经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认知和感知能力也提高很快,会说五个字以上的句子,会读写数字1-100,还学会了穿衣、洗脸、洗手、如厕这些基本生活技能。
看到孙女这样的变化,小静的奶奶将“细心呵护、关怀备至、爱生如子、以爱育人”的锦旗送到学校,以感谢学校及老师对孩子的辅导和关照。
“这面锦旗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褒奖,也是对我们付出的肯定,更是鞭策我们继续前进的力量。”周兴露说,看着孩子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一点一滴进步,就是特教老师最幸福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点亮心灯 绽放光彩
周兴露认为,特殊教育的意义在于点“草”成“花”,让残疾孩子有一技之长。
阳阳(化名)是一个智力残疾三级的孩子,于2015年转到启智学校就读。刚到校时,他自卑、怯懦,脾气暴躁。教学过程中,周兴露和老师发现阳阳在运动方面很有天赋,于是让他尝试参加社团活动——特奥运动队羽毛球、垒球、短跑等项目训练。
2021年10月,阳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特奥羽毛球项目中斩获男子单打冠军、双打亚军。2022年5月31日,阳阳还被评为2022年遵义市“最美少年”。
“办好特殊教育”,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多年来,在周兴露和学校老师们的坚守和付出下,越来越多像阳阳一样的特殊孩子在遵义市启智学校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学生在世界级特奥会上获得1金8银5铜、在国家级特奥会上获得16金14银15铜的优异成绩。除此之外,还有20多名学生转到普通幼儿园、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从走进启智学校的那一天起,我便深深地体会到,特殊教育绝不仅仅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愿意毕生地求索和奋斗。”周兴露说,她愿意一直坚守在这里,做点亮这些“折翼天使”心灯的人,为每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让他们都有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