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聚焦
第04版:关注
第05版:聚焦
第06-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关注
标题导航
贵安公安:法治宣传进校园 护航平安伴成长
印江自治县桶溪小学:村校携手让村小蝶变
都匀市多部门联合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
黄平县新州镇第三小学:开笔启智 梦想起航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印江自治县桶溪小学:村校携手让村小蝶变
■记者 张斌
“学校重视教育,老师认真教书,孩子能学到知识,把孩子送来桶溪小学,我们家长很放心……”近日,记者来到铜仁市印江自治县桶溪小学,在校门口采访到几名家长,她们对学校给予好评。
彭达芬、李德琴等几名家长说,她们是附近的村民,10多年前,该校学生逐年减少,如今,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生陆续回流,学校今非昔比,已办成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
走进桶溪小学,校园布局合理、建有艺术文化长廊、环境整洁优美、教室宽敞明亮、设施设备齐全。“有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质量,才能留住生源。”校长徐顺向记者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
桶溪小学位于印江城乡接合部的龙津街道桶溪村,始建于1924年,前身为私塾,后命名为桶溪小学,2018年重新修建,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文化底蕴。
学校师资配置合理,小学部现有教师13人。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开齐开足学科课程,学校重视特色课程教学,打造近450平方米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班级为单位常态化开展劳动技能实践。
同时,该校开展有书法、舞蹈、声乐、花样跳绳、规范书写、中草药等兴趣小组活动。结合地域实际开设的中草药特色校本课程,以常见植物为主题,让小学生了解身边植物的药用功能,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和自然科学的兴趣。
2023年,学校实施“四大工程”,迈出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步伐——
实施育人环境提升工程。整合项目资金,把校园周边环境、学校基础设施改造纳入桶溪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内容,建起艺术文化长廊、劳动实践基地,提升校园环境。
实施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工程。强化专业素养学习、开展青蓝工程、抓实教学常规,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2023年,培养街道骨干教师4人、县级骨干教师1人。
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通过实施培优补差、发挥小班化教学优势,提供掌心教育特色,让学生在学校吃得好、睡得足、学得实。
实施家庭教育提升工程。在群众和学生家长中常态化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家长对子女教育和管理的责任意识,建立评比激励制度,对支持和重视教育的家庭颁发了荣誉证书,让家长更加重视教育、关注子女成长。2023年评比优秀家长22人,尊师重教家庭10户。
同时,街道党工委统筹桶溪村委与学校协作,改变校园内外办学环境,优化校园设施结构,建立学生午休室,完善午休室硬件设施建设,所有学生中午吃住在校,教师全程陪伴。经过一年的努力,学校完善了教育设施设备,提升了办学条件和信息化水平,保障硬条件和软实力共同提升。
为解决桶溪小学部分县城学生上学放学期间家长接送困难等问题,龙津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与县交通局、公交公司对接,创新推行由政府主动、村校推动、企业行动即“三方联动”的方式,制定桶溪小学公交车专车路线,有效破解了该校师生出行难题,打通了村校联动改革“最后一公里”。目前,桶溪小学抢抓改革机遇,生源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了解,该校在开设托幼托育班方面得到新探索,在全市乡村学校率先探索开设托幼托育班,先行先试,共招收15个幼儿,每个幼儿每月收取费用400元,为社会家庭减负,得到人民群众好评点赞。
学校自建校以来,培养无数优秀学子,考上985名牌大学学生42人。近3年来,该校综合成绩在全县同类学校中排名前列。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