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公安民警把安全知识送到群众家中。 ■记者 黄祖祥 通讯员 罗肖
“在街上、社区,不时能看到警察、警车,哪怕是夜间进出家门,我们的安全感都是满满的。”在纳雍县农贸社区做了十几年生意的张清群对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感受颇深。
张清群对当地公安工作高度认可,仅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毕节公安工作满意的缩影。在今年上半年全省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中,全市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安全感和对公安机关满意度均名列全省第二。
一直以来,毕节市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和公安部、省公安厅部署要求,以“八大警务”为牵引,加快构建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全面推动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公安工作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多管齐下 围绕“打”字下功夫
毕节公安全面落实“打、防、管、治”各项措施,突出抓好实战化转型,一体推动“市县主战”,今年以来,现行命案全破、“两抢”案件全破。
“命案侦防有力推进、扫黑除恶硕果累累、毒情治理根本扭转、电诈治理逐步向好……”作为毕节公安打击犯罪工作的参与者、见证者,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政委张智军感慨地说。
近年来,毕节刑事案件破案率、查处率大幅提升,始终保持对黑恶犯罪严打高压态势,集中优势资源力量,强化大案要案攻坚,今年以来,全量落实保护性止付措施,取得预后被骗率为零的工作成效。
强基固本 紧扣“防”字做文章
毕节公安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为目标,大抓基层、大抓基础,扎实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聚焦矛盾纠纷“零上交”、治安管理“零死角”、服务群众“零距离”,深入开展“多所联动”推进“警调衔接”,形成具有毕节特色的群防群治、共建共治基层治理新模式。
今年以来,毕节公安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4万余起,有力促进地方和谐稳定。
守正创新 聚焦“变”字推改革
“大雾天气,请减速慢行……”在毕威高速常年大雾路段,毕节公安增设结冰感知气象系统、智能LED显示系统、无线传输雾灯系统,并根据天气、路况变化,实时智能提醒。毕节公安创新构建毕节市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控制中心,联动多部门对毕威高速公路23公里常年大雾隐患路段进行精准治理,增设1080组警示设施、立柱贴膜2000处、增加智能灯500组,提升警务能力现代化,为群众提供安全出行保障。全市伤亡道路事故起数、受伤数同比分别下降11.02%、17.61%。
这是毕节公安以深化大数据智能化建设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取得明显成效的一个典型案例。毕节公安牢固树立“可防可控”理念,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深入推进改革警务、智慧警务,围绕整合警力资源、融合警务数据、集成手段应用、优化警务流程打造实战化“中心”,构建“扁平化”指挥、“垂直式”用警、“点对点”调度工作模式,推动治安防控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
精细措施 围绕“服”字不缺位
毕节公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以大数据信息化为支撑,积极探索出“交所合一”、派出所“两队一室”“所长在线”“码上办”等一批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成果。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整合警务资源一体化推进运行“一窗通办”,服务群众100万人次、“送考下乡”5.8万人次、办结量8万余件。通过精简办事流程、网上预约和自助化设备推广以及实行“便民服务5+2,周末办事不打烊”等措施,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少花钱、少跑路,切实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