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副校长向同学们发放法治宣传单。 ■记者 罗翔
“从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到远离黄、赌、毒,从涉众型经济犯罪到反电信网络诈骗,每一个话题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个案例都发人深省。民警不仅讲解了安全防范的基本知识,更深入剖析了违法行为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对家庭、对社会的潜在伤害。”9月2日,惠水县公安局涟江派出所大学城警务室民警走进黔南经济学院,用生动的案例、专业的知识,为满怀期待的新生同学们讲述了一系列与安全息息相关的话题,不断增强师生法治观念,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今年以来,黔南州通过建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宣讲阵地,打造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选优配强法治副校长,播撒法治种子,以法治力量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建好法治教育基地 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观完法治教育基地后,我才知道未成年人有六道防线和专门的法律保护,以后我将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时刻规范好自身行为。”不久前,龙里县民族完全中学组织学生集中参观龙里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学生深有感触地说。
2023年9月,龙里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委政法委、县教育局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将廉洁文化教育同法治教育相结合,紧盯青少年重点人群,通过以案释法、以案说纪、以案说廉等,让师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法律文化,不断增强法治观念。该基地建成投用以来,共接待全县各中小学开展观摩13场1460人次。
同时,黔南州还用好全州各级关工委组织,组建249个法治宣讲团(组),凝聚近千名“五老”力量助力法治教育宣传工作。黔南州关工委与贵州省未管所联合,建成全省首个“青少年法治警示教育基地”并挂牌,并建立青少年健康成长指导工作机制,通过发挥关工委的“五老”人才和资源优势,促进未管所教育改造工作社会化水平,引导未成年犯思想改造,学会感恩,切实提升社会帮教工作质效,同时发挥监狱的警示功能,将监狱改造罪犯的经验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用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截至目前,黔南州共建立法治宣传教育基地40余个,其中:在全州12个县(市)均建立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建成“黔南州中小学生税法普及教育基地”等各种主题和类型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8个,龙里县检察院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长顺县禁毒教育基地(长顺县民族高级中学)获第一批“贵州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称号。
打造司法保护品牌 筑牢校园法治保护网
“法官你好,可以给我们学校讲一堂关于预防校园欺凌的课吗?”接到“点单”信息后,惠水县人民法院宣讲团及时与各学校沟通联系,精准对接普法需求,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针对不同学校、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订单式”普法。宣讲团结合青少年身边真实案例、审判实践,以互动问答、法条解析、以案说法等方式开展“双语普法”“法治大课间”“应急处突技巧”等普法内容,将“我讲你听”升级为“你点我讲”,切实满足青少年多元化学习需求,提高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送法进校园”普法宣传活动11场次,覆盖师生6500余人次。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推动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有力举措。今年5月29日,在黔南州人民检察院、黔南州教育局、都匀市人民检察院、都匀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检教同行,共护成长”检察开放日活动当天,把模拟庭审搬进了校园,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让现场的青少年“零距离”感受法律的神圣和庄严。
都匀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检察官和老师的指导下,分别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被告人、被害人、法警等角色,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严肃的神态、合理合法的讲述、有理有据辩驳,经过庭审准备、法庭调查、举证、质证、辩论、最后陈述等各个环节,再经过合议庭的评议后并当场作出宣判。整个模拟庭审高度还原了实际法庭审理案件的一系列过程,所有程序规范、全程十分严谨,参加演绎人员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宣传课,让观者无不赞叹。
近年来,黔南州两级法院立足司法职能,不断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体系和审判工作机制,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经过半年时间,征求多方意见,打造出“元纽扣”这一独具黔南法院特色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
据悉,2020年以来,黔南法院加大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力度,出台了《关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实施意见》《关于涉未成年人案件统计工作的指导意见》《法官及法官助理担任法治副校长职责规定》等制度,成立专门的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全州两级法院结合工作实际,均在业务庭明确了审理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合议庭或审判团队,确保日常事务有人抓、案件有人审、判后有人跟,用心用情耕耘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责任田”。
选优配强法治副校长 推动校园法治工作上台阶
又是一年开学季。迎着秋日的飒爽,荔波县政法系统百名法治副校长深入辖区各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秋季“开学第一课”宣讲宣传活动,悉心普法呵护学生成长。
法治课堂上,法治副校长主要围绕预防不法侵害、预防拐卖拐骗、预防校园欺凌、预防校园极端事件、防溺水、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用生动鲜活的案例、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在受到不法侵害时,勇敢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告诫学生“年龄不是罪责之盾,校园更非法外之地”。
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上法治课,让他们知道了“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全方位深层次的,相信以“法”护航,他们定会向阳而生。此次秋季“开学第一课”活动的开展,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种子,助力青少年系好第一颗“法治纽扣”,为构建和谐、安全、文明校园,全面实现法治荔波增添“新动力”。
面对网络诈骗花样层出不穷的现状,黔南州两级法院高度关注青少年守法意识不足,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以及未成年人容易被网络诈骗等方面的问题,根据未成年人身心特征,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典型案例,精心制作课件入校开展法治教育,引导同学们提高法律意识,注重防范网络诈骗风险,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受到学校师生和家长的点赞认可。
近年来,黔南州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在学校法治教育、安全管理、学生保护、预防犯罪、教育惩戒、依法治理等方面的作用,更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黔南州司法局按照“就近就地、严格选聘”的原则,在12县(市)司法局共选聘213名政治素质好、法律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司法行政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
在开展法治教育进校园活动中,黔南州通过工作机制,明确各法治副校长的工作职责,加强与全州各县(市)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县教育局等部门工作联动,形成多部门、多方位、多层次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局面,推动校园法治工作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