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法治教育润童心 平安校园伴成长
  ■记者 张永霞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
  教室里,法治副校长带来一堂堂生动的普法课;校园内,消防宣传员手把手传授师生“防火术”;校园外,“护学岗”民警倾情守护学生上下学安全。
  这是以法治建设护航教育发展的生动实践——
  贵州切实把维护师生生命健康安全作为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省教育厅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消防、应急管理等部门,在校园内外播撒平安种子,为全省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这是让法治精神浸润学生心灵的时代强音——
  各地各部门将加强法治教育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引导青少年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让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精神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这是用法治教育筑牢安全防线的务实举措——
  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开展法治进校园、法律知识竞赛、“宪法晨读”“模拟法庭”等活动,将法治教育融入学校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改进法治宣传教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贵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推进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从严从紧加强校园安全工作,为打造法治校园、平安校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坚实法治基础。
  创新普法方式 播撒法治种子
  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8月22日,全省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培训会议在省教育厅举行,旨在全面提升法治副校长工作效能,为未成年学生健康成长系好“法治扣子”。全省政法系统和教育部门通力合作,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创新普法方式,提高宣传力度,强化宣传意识,为青少年成长筑牢法治之基。
  上好一堂法治课——
  防电信诈骗、防校园欺凌、交通安全……每到开学季,来自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部门的法治副校长都会忙碌起来,穿梭在各个学校开展“送法”活动。他们身穿制服,以法为尺,以爱为旨,将三尺讲台变为普法现场,成为校园里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耕好一片责任田——
  设置“法治走廊”展板、进行法治宣传实践、举行“学宪法讲宪法”演讲……各级各类学校通过板报、墙报、宣传栏、校园广播、图书角等多种方式打造校园法治文化宣传阵地,不断丰富青少年学生学法形式。
  用好一个大舞台——
  建立“法治教育基地”、组织模拟法庭、参观法院……各地各部门通过组织学生旁听案件、编排法治情景剧、制作法治动漫等方式,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育人以法,润物无声。贵州各中小学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让法治教育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在毕节市黔西市锦绣小学,学生通过录制普法小儿歌、绘制宪法小报、撰写学习宪法心得感悟等,展示对宪法的理解和感悟。
  在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二十小学,小选手们先后上台,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禁毒演讲比赛。他们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讲述一个个因毒品而破碎的故事,阐述着毒品对个人、对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
  在黔西南州兴仁市第一中学,消防宣传员结合学校和家庭火灾的特点,讲授火灾应急避险技能,举行消防疏散演练,将“小火快跑、浓烟关门”的理念深深植入同学们心中。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法治进校园”系列普法活动犹如春雨般滋润着菁菁校园,催生法治的种子在学生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筑牢安全屏障 创建平安校园
  校园安全重于泰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学校办学安全托底,要依法处理,解决学校后顾之忧,维护老师和学校应有的尊严,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殷殷嘱托,厚望如山,催人奋进。贵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将校园安全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全力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用心织密安全“防护网”,营造平安优美的教学氛围。
  完善机制,夯实体系稳根基——
  建立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群防群治的学校安全工作体系,从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宣传教育、交通安全、应急处理等方面对学校安全管理进行全面要求,使校园安全工作有章可循。
  技术升级,筑牢屏障保平安——
  加固改造中小学及幼儿园校舍、围墙;配置橡胶保安棍、强光手电筒、防刺背心等安保设施设备;校内安装视频监控、周界报警、网络报警及红外线报警装置,从技术防范上不断“升级”。
  专项整治,规范管理护成长——
  全覆盖开展学生营养餐专项整治行动,优化学生膳食结构,探索出一条守护学生“健康安全”的有效路径,全省学校“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覆盖率达93.38%,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全力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校园安全事关社会稳定,情系千家万户。2023年,全省教育系统未发生影响政治安全事件、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群体性事件,总体保持安全稳定,实现学生意外伤亡人数、学生溺水死亡人数、学生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三个下降”。
  一项项举措,托起校园安全的底线;一个个实招,回应百姓“上好学”的期待;一件件“小事”,提升群众教育幸福感。
  凝聚关爱合力 守护少年成长
  “叔叔,感谢你们的支持帮助,我一定努力学习,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近日,未成年人刘某杰对黔西市人民检察院办案检察官说。
  此前,在校学生刘某杰因父亲一直未履行抚养义务,在黔西市人民检察院的支持下,一纸诉状将父亲告上法庭。最终法官依法作出判决,要求其父亲自2024年2月6日起每月给付抚养费1500元,直至刘某杰能独立生活时为止。
  青春孕育希望,法治护航未来。全省政法系统和教育部门以法为盾,搭建全方位保护平台,画好青少年保护“同心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筑起安全港湾。
  精准施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遵义市两级法院积极探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以设立“红城有爱·法护未来”校园法官工作站为抓手,选派优秀法官或法官助理担任法治副校长,深入专门学校开展法治教育、犯罪预防和保护救助,为建立科学的罪错未成年人预防矫治体系工作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径。
  能动履职,成立青少年关爱品牌——
  安顺市平坝区人民检察院于2020年3月挂牌成立全省首个有专门人员、专门场所、logo和行动指南的未检特色基层品牌——“向阳花”未检工作室,一体推进司法与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六大保护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之路。
  因地制宜,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铜仁市教育局根据地方特色打造“医政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邀请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为全市青少年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测评、心理评估以及心理辅导,搭建起一条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安全纽带”。
  护航莘莘学子健康成长,是责任,更是使命。千千万万人民教师和各级政法干警用爱心与深情、以责任与担当,在少年逐梦的路上,激情满怀,孜孜以求,用法治的温度,浇灌着美丽的未来之花。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