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综合
第05版:聚焦
第06版:平安黔南
第07版:理论
第08版: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大方县司法局达溪司法所:“针线活”织出和谐景
六盘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三个三”破解新业态领域劳动争议难题
观山湖区检察院:案例说讲展风采 忠诚担当践使命
仁怀市开展社区矫正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吴邦华:引导居民做好“法律明白事”
图说新闻
黔灵东路派出所:深入企业提升员工风险防范意识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盘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三个三”破解新业态领域劳动争议难题
■记者 谢禄林 整理
随着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劳动用工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业态模式应运而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平台经济从业者人数持续攀升,随之引发新的劳动争议。在裁决规则尚未统一的背景下,新业态领域劳动关系认定难、争议解决程序繁琐等问题日益凸显,劳动争议“取证难、处理难”问题亟待解决。六盘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靶向施策,探索运用新业态领域劳动争议治理“三个三”工作法,有效破解新业态领域劳动争议治理难题。
“三力并重”构建仲裁格局
充分借助行业部门外力。六盘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动融入平安凉都建设工作,不断深化与工会、司法、工商联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建立与交通运输、邮政快递、视频传媒等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络机制,充分借助行业部门力量,用好行业部门在涉新业态领域劳动争议中的“调和”作用,推动形成多元调解格局。
有效凝聚裁审衔接合力。着眼于新业态领域用工劳动关系新情况新问题,深化“法院+仲裁”裁审衔接,进一步统一裁审理念、思路和标准,努力为新业态领域劳动争议矛盾纠纷化解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蓝本”。
切实用好职能机构内力。针对新业态领域拖欠劳动报酬等案情简单的劳动纠纷,充分发挥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职能优势,激活“1+1>2”的聚合效应,通过“劳动监察调查取证+劳动仲裁介入调解”的方式,快速调处劳动争议,切实降低新业态劳动者维权成本。
“三端前移”筑牢源头防线
“服务窗口”前移。六盘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托六盘水市“一中心四平台”一体化就业服务体系,在全市所有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开设劳动维权服务窗口,在六盘水市“就业一码通”APP手机端开通维权服务,为劳动者维权提供便捷服务。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劳动人事争议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常态化组织援助律师为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助力劳动维权。
“宣传端口”前移。通过深入平台企业、快递站点、直播公司等开展法律法规宣传等方式,指导企业依法与外卖骑手、快递员、主播等就业群体签订劳动合同或协议,提高企业用工管理水平。在六盘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区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站,为企业提供劳动法律法规咨询,强化企业依法用工。
“调解关口”前移。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问题,依托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与“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开展调解工作,依法依规、用心用情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柔性化解争议,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三个明确”优化仲裁路径
明确管辖范围。针对新就业形态的灵活化、平台化及用工单位逐渐隐蔽化、模糊化、虚拟化等特点,劳动者可直接向工作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做到“能管尽管,沾边就管”。
明确举证责任。仲裁机构依据案情需要,明确要求由企业提供所掌握涉及工时、工资等平台数据,劳动者不再另行提供。通过进一步明确举证责任,切实减轻劳动者诉讼负担。
明确适用情形。针对新就业形态用人主体相对多元、劳动者自由程度相对较高及线下管理、线上管理、发放工资的主体可能各不相同等情况,对不完全符合传统劳动关系适用情形,但平台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的,明确平台企业承担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保障责任,切实为新业态领域劳动争议调处开辟“快捷通道”。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