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突破难点提质效 服务群众“零距离”
——毕节交警多措并举提升交通运输安全治理效能
  ■通讯员 李俊 记者 杨情丽
  崭新的交通标志、标牌,重点路口智能语音提醒,全线雷达控速……在毕节市,一条条集绿色生态、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生态公路,让人印象深刻。
  长期以来,毕节受人、车、路多、安防设施不足、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突出,交通事故高发、频发。毕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政府引领,以机制创新和部门联防为抓手,推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转型升级,更好防范交通安全重大风险,实现交通事故“减量控大”,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筑“安全墙”:构建社会交通治理共同体
  “我们是金沙县公安局空中快警,摩托车、电动车,驾驶员请戴好安全头盔,靠右行驶。”
  “三轮车、农用车不能人货混装,请规范行驶,注意安全。”
  近日,金沙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联合辖区派出所,来到石场、清池、柳塘等地,民警利用警用无人机参与交通“空中执勤”,及时发现交通违法行为,并喊话提醒,引导正在秋收的百姓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民警在地面宣传,无人机在空中喊话提醒,双重宣传让我们更加重视交通安全。”群众表示,公安民警的安全守护,让大家安全感十足。
  向科技要警力,向技术要战斗力。毕节公安交警通过不断丰富无人机警务场景应用,让无人机真正成为守护平安、服务群众的“空中警察”和得力助手。
  为更好服务和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毕节市交管部门由市领导部署推动,创新性提出“融合多部门优势、运用大数据手段、深化多部门共治”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实战化工作思路。
  ——聚合力。汇聚公安、交通、教育、气象、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高速公路经营单位等部门的有关道路交通安全数据资源,将有关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职责任务和人员“连人带事”进驻联合办公,形成“1+8+N”实体化、实战化运作模式,对交通安全工作实行同安排、同调度、同督导、同落实,提升交通安全管理精细化、信息化水平。
  ——强抓手。依托科技赋能,结合交通警情、交通事故、明察暗访等数据,动态发现影响交通安全的隐患风险,并按“红、黄、绿”分色定级,建立隐患清单,分级、分类推送治理涉及人、车、路、企等方面隐患803条,闭环处置754条,闭环处置率93.90%。
  ——治难点。针对风险隐患突出问题,推动开展二三轮摩托车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专项行动、货车“亮尾”、客运车辆规范使用安全、农用车交通安全等重点车辆专项整治,推动解决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深层次、根源性、基础性问题。
  毕节交警通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科技赋能,创新工作举措,增强全市道路交通安全源头治理能力,形成执法机构与企业联动、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高速公路新联勤联动工作格局。
   开“放心车”:强化隐患排查整治防风险
  8月19日晚,毕节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高速五大队二中队在威宁北收费站查获一起涉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
  8月22日凌晨,毕节高速交警一大队精准查获两台涉嫌跨省非法营运车辆。
  继8月9日集中行动以来,大队已成功查获5起跨省非法营运车辆,对途经辖区杭瑞高速往返浙江、贵州及云南等地,对途经辖区筑蓉高速往返广东、四川两地从事跨省非法营运车辆形成强有力震慑作用。
  近期,毕节公安交警部门聚焦“夏季行动”,扎实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突出违法整治,围绕暑期安全、旅游安全,为群众出行营造更安全、稳定的道路交通环境。
  8月9日至11日,全市公安交警部门与全省、全国同步组织开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第三波次集中统一行动,累计投入警力760余人、警车120余辆,在城市主次干道、交叉路口及餐饮娱乐场所周边、高速公路收费站、乡镇市集主要街道等关键路口、路段设置交通违法查缉卡点134个,加强路检路查。同时,加大路巡、网巡力度,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其中,查处饮酒驾驶221起、醉酒驾驶29起、“飙车炸街”违法3起、无证驾驶148起、查获跨省长途非法营运车辆5辆。
  “针对暑期外出交通需求增加、跨省长途‘非法营运’有明显抬头趋势,公安交警部门运用大数据,对重点嫌疑车辆进行深度分析、梳理、布控和精准查缉,加大对跨省‘非法营运’打击力度。”毕节市公安交通管理指挥中心负责人姜欣说,仅8月以来,查获往返云南、浙江、广东、贵州毕节的跨省长途“非法营运”车辆23辆。
   行“平安路”:“流动车管”便民服务零距离
  “送考下乡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报名、学车、练车、考试,不出家门就能拿到摩托车驾照。”近日,大方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到该县对江镇,开展摩托车驾照“送考下乡”、摩托车下乡上牌办证和送检便民利民服务活动。
  “在摩托车驾照考试中,民警认真核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身份信息,并对考生身份进行严格核对。本着不减少考试项目、不降低考试标准、落实考试全流程录像、热情服务的原则,对人员严格审查,有效保证考试工作的公平、公正。”大方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民警王仕平说,送考下乡有效解决乡镇群众驾考出行难、考证难、成本高、往返跑的问题,让考场多赶路,让群众少走路,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
  如今,出行代步、接送学生上下学、载货务农,随处可见大量二三轮摩托车。方便出行的同时,交通事故也高发、频发。这些肇事二三轮摩托车大多数无牌、无证、无保险,严重影响社会安全、稳定。
  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来,毕节公安交警部门在全市范围内部署推动开展一次违法整治、宣传教育、送考服务一体的二三轮摩托车基层综合治理,通过全面核查,摸清全市二三轮摩托车及驾驶人底数,提升二三轮摩托车驾驶人安全意识,压降涉二三轮摩托车交通安全风险。
  对前期摸排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到无牌、无证驾驶比例高的乡镇推行送考、送牌、送证、送检、送宣“五送工作”机制,组织“流动车管所”下乡服务,将车驾管业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今年以来,推动摩托车驾驶证“送考下乡”服务291次、覆盖110个乡(镇),受理申请8万人。其中,5.9万人领取摩托车驾驶证。
  “今后,毕节公安交警部门将持续深入实施‘八大警务’,全力抓好‘九项行动’,围绕‘1181’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持续紧盯各类风险、隐患,维护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和谐有序,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作出应有贡献。”姜欣说。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