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铜仁市两级法院:
深化诉源治理 促进多元共治
  ■ 记者 李雅
  新收一审民商事、行政案件从2021年29448件降至2023年25931件,下降11.94%,在平安贵州诉源治理考核中连续三年列全省第一,“万人起诉率”连续三年列全省第二。
  在6月28日召开的铜仁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尹贵贤在《关于诉源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中公布了这组数据。在案件逐年增长的时代,铜仁市两级法院新收案件数却实现了负增长的“逆袭”。
  11.94%的降幅背后是铜仁市两级法院在诉源和案源治理上正向发力的结果。近年来,铜仁市两级法院前移解纷关口、下沉解纷力量、推行示范解纷案例和精细解纷管理,大力推动各类矛盾纠纷化于萌芽、止于未诉,减少诉中衍生诉讼。
  能动司法妥善化解劳动争议
  “感谢法官的积极调解,让我们拿到了经济补偿金。”唐某某说。
  “通过法官的调解,我们和劳动者之间的隔阂也消除了。”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日前,一起劳动争议系列案的双方当事人对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承办法官表示感谢。
  松桃自治县某公司以唐某某等7人存在连续、间断性缺勤、旷工行为,违反公司管理制度为由,解除与唐某某等人的劳动关系。唐某某等人不服,以不存在旷工行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未通知工会违法为由,主张公司支付相应赔偿金。各方产生的劳动争议,先后经历劳动仲裁、一审、二审等法定程序,最终二审法院认定,公司属于合法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唐某某等人不服,遂申请再审,省高院指令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7案进行再审。再审过程中,承办法官发现唐某某等7名劳动者已在用人单位工作多年,用人单位也表示愿意给予适当经济赔偿,双方存在调解可能,于是积极组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调解。
  通过承办法官耐心调解,最终用人单位与7名劳动者握手言和,主动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11.85万元,实质性化解该7起劳动争议纠纷,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为了妥善化解劳动争议,铜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共建劳动人事争议裁审衔接机制的若干意见》。意见的发布,能够畅通仲裁和诉讼两种程序之间的衔接,通过充分协作,共同形成信息共享、部门联动、综合研判、合力化解矛盾的劳资纠纷处理新模式,提高争议处理效率和质量,增强仲裁和诉讼的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合法权益。
  近年来,铜仁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劳动争议案件审理中坚持双向保护原则,做实做细能动司法,加大调解和解力度,积极促进案结事了,以双赢多赢共赢的司法理念,推动劳动争议实质化解,较好实现案件办理“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加强源头治理多元联动联调
  “杨调解员,已收到姚某的欠款,这事让您费心了。”近日,玉屏自治县人民法院调解室里电话铃声响起,特邀调解员杨和平一接起电话,就听到当事人尚某的报喜声音。
  一年前,姚某在尚某经营的汽车配件店赊购汽车轮胎及其他配件,共计赊欠货款3300元。约定还款到期后,尚某多次催收无果。追讨无奈之际,尚某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前调解中,姚某觉得尚某把自己告了,“扫”了面子,不愿意接受调解。杨和平便与姚某所在村联系,在村委会主任的帮助下,登门来到姚某家中,与其交心谈心、释法说理,最终打开其心结,被说服的姚某承诺一周时间内主动足额付清欠款。
  特邀调解员作为诉前调解工作的新兴力量,为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全方位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除了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纠纷的方式,铜仁市万山区人民法院通过“法庭+N”多元解纷法调解了另一起纠纷。
  今年春耕时节,铜仁市万山区黄道乡龙江村村民刘某为修枝犯了难。原来,刘某在2018年租赁了同村36户农户的土地,用于发展蔬菜大棚种植农场,后因经营困难,拖欠了农户两年土地租赁款。2023年,刘某尝试转型种植阳光玫瑰(葡萄)后开始盈利,并与36户农户约定清偿土地租赁款。但2024年初的一场大雪压垮了多个大棚,导致原本约定清偿的租赁费没有下文。
  为了拿到租赁款,36户农户便阻碍刘某对阳光玫瑰进行剪枝。心急如焚的刘某找到村委会,村委会随即向万山区人民法院朱砂古镇人民法庭请求协商解决。法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前往村委会,通知刘某与农户一同协商,会同黄道乡综治办、龙江村村委会,用“法庭+综治办+村委会”的方式共同化解了这起纠纷。
  在调解矛盾纠纷中,铜仁市两级法院协同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综治办、村委会、特邀调解员、双方当事人律师等多元解纷力量,加强源头治理,通过“法庭+N”联调模式,共同化解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
  “三加强”推动诉源治理再升级
  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提升治理质效,仅凭法院“单枪匹马”“单打独斗”很难实现,必须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统筹协调、综合施策。
  为此,铜仁市两级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认真落实省高院关于诉源治理的工作部署,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多元化解全过程,制定出台《铜仁市诉源治理工作方案》《铜仁市法院诉源治理实施意见》,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推进。结合铜仁实际,优化调解力量,因地制宜牵头成立万山法院“老法官”工作室、碧江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金滩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沿河“综治中心多元解纷超市”等调解组织,助力开展多元解纷、诉源治理工作。
  加强繁简分流,深化“分调裁审”。推进“立、审、执”条线办案模式向“诉前分流与诉内化解并重”立体整合模式转变,将诉前分流和诉内治理有机结合,深化“繁简分流”提升审判质效。将立案前同意调解的纠纷分流至诉前调解团队,对调解成功案件立即出具司法确认裁定书并督促履行;对调解不成功的案件,根据案件难易程度在诉内再次分道,简单案件转入速裁团队快速审理、复杂案件交审判团队精细审理。
  加强宣传引导,推行“示范性诉讼”。利用示范性诉讼统一裁判尺度、提升审判质效、减少当事人讼累、化解群体性案件风险等方面优势,发挥司法裁判引领社会价值判断的“风向标”作用,巧用个案拨动量案,使更多纠纷在诉前端得以化解,推动实现“审理一件、影响一片”的社会效果。对涉及群体性纠纷的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物业合同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劳动合同纠纷等类型案件,经征求当事人同意,先期选取典型案例确定为示范案件进行公开审理,着力打造同类案件“要素式”审判裁判样板。
  加强审判管理,提升案件办理质量。坚持把案件办理质量作为审判执行工作的核心要素,通过科学审判管理,以高质量案件办理引领审判执行工作高水平发展。积极探索完善“立审执监访一体化”工作模式,减少上诉、申诉、信访衍生案件。制定申请再审案件诉前化解工作实施办法,实现申请再审案件精准化解。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