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有事“家”里找代表
——福泉市牛场镇建设完善“人大代表之家”侧记
  ■ 通讯员 李承阳 张懋磊
  走进福泉市牛场镇蟠龙大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二楼,一间宽敞明亮的会客厅让人眼前一亮,摆放整齐的中式茶椅和精美的书籍字画令人心情愉悦。提起牛场镇政府门口这间代表之家茶室,镇人大主席罗黔桂说:“有选民来访时,我都会组织代表到这间茶室来和选民们交流畅谈。”
  为何要在代表联络站的基础上建代表之家?这事要从双龙工业园区建设说起。
  “园区车位紧张,可以增设一些吗?”
  “希望能在企业找到符合自身条件的岗位。”
  “企业门口小商小贩太多,食品质量参差不齐,能不能统一加强规范管理。”
  …………
  自牛场镇启动双龙工业园区征地拆迁工作,蟠龙大道人大代表联络室内时常坐满代表和选民,针对征地拆迁和企业用工等热点,大家纷纷提出意见建议。
  牛场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之初,主要是在闭会期间给代表提供交流场所,同时向辖区选民展示代表工作。
  随着代表工作影响力的提升,来访选民日渐增多,室内设施难以满足牛场人大当下的工作需求。“一楼联络站大厅能坐的地方不多,要是来访的选民多了可能都坐不下。二楼以前是展馆,用来展示牛场的地域文化,不少代表希望整合资源利用,借助园区建设的契机将二楼展馆打造成代表之家。”代表之家负责人简从富说。
  牛场镇代表之家位于牛场镇蟠龙大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二楼,于2023年11月建设完成,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共有接待室1间,洽谈室4间,功能齐全,硬件完善,集茶艺、洽谈商务、协调矛盾、传承文化等功能为一体。
  代表之家建设在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楼上,各驻站人大代表可以利用代表之家宽敞的场地召开会议,讨论服务园区的重大事项和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方法,园区各企业家也非常喜欢在此洽谈商务。工作之余,也可以在此休闲娱乐,增进代表之间的感情,培养工作默契,为代表各项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环境。
  茶室还展示有翰林杜浒文化,以王氏家族为代表,介绍了王驯、王士俊、王茂松等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
  “代表之家向辖区各级代表开放,代表和选民一边品茶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和学习翰林杜浒文化。”简从富介绍:“福泉牛场被誉为‘翰林之乡’,与贵州遵义的‘沙滩文化’并称为贵州高原上的两颗文化明珠。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地方文化与人大工作结合起来,讲好地域文化的同时宣传好我们的人大工作。”
  与联络站不同,代表之家的功能作用另有侧重。
  代表之家推行“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一腔热情接待、一片真诚相助、一声再见相送”的服务理念,搭建了良好沟通平台,拉近了人大代表和来访群众的距离,做到接待群众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切实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让群众感受到温度,更好地反映相关问题,最大限度满足来访群众的诉求和关怀。
  “牛场镇人口结构复杂,有本地居民和外省务工人员,也有经商办企业的外来人员。设立人大代表之家,打通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既能更好地推动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又能让代表的担当风采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中尽情绽放。”罗黔桂说道。
  “有事来‘家’找代表。”这句话看着亲切,听着温暖,背后更是一份庄重的承诺。
  2024年,牛场镇人大将继续建好、管好、用好人大代表之家,切实发挥“家”的功能,展现“家”的活力,保持“家”的生命力,为奋力开创福泉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凝聚人大力量,彰显人大担当。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