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天蓝水清 向美而行
——遵义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记者 孟锦群
  从空中俯瞰遵义,青山滴翠、碧水含情,一幅城市与自然融合共生的生态美景现于眼前:蜿蜒的湘江河穿城而过,勾勒出灵动线条,郁郁葱葱的树木点缀其间,铺就生态底色……
  悦目风景的背后是遵义近年来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探索和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结果。近年来,遵义市全方位抓好生态文明建设,以更高标准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固体废物治理、乡村环境整治等五场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加严厉的手段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以更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6月的湘江河碧波潺潺,一大早,红花岗区河道所河道保洁员唐志敏来到河畔,开始了一天的巡河工作。从万福桥到红军山的河堤,这段路唐志敏已经走了15年。
  “除了周末轮休外,星期一到星期五都要巡河,发现岸边有垃圾就及时清理,河面有漂浮物就安排打捞人员及时打捞,随时保持湘江河的洁净。”唐志敏说。
  近年来,遵义市共计投入资金50多亿元,通过生态补水、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河道清淤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湘江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湘江河实现了水清岸绿。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3年,遵义全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100%,达到历史最佳,排名全省第一,县级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98.2%;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赤水河(遵义段)获评首批省级“美丽幸福河湖”;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为100%……
  这份亮眼的生态答卷,书写在青山绿水之间。
  为守护蓝天碧水,遵义市坚持系统观念强化污染防治源头管控、聚焦重点领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执法监管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等,驰而不息推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针对赤水河生态环境、乌江流域生态环境、城镇生活污水厂污泥、白酒工业污泥、氧化铝赤泥废渣等突出问题,遵义市严肃查处,扭住不放,在依纪依法依规追究责任的同时,科学整改、全面整改,坚决守住生态环境保护底线。
  截至2023年,遵义市已建成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厂(站)240座,实现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完成35家土壤污染重点企业排查整治,开展40家重金属重点企业周边耕地排查及5块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475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建成20吨以上集中式污水治理设施567套,20吨以下及分散式设施1.2万余套。赤水河实施无限期禁止生产性捕捞,赤水河珍稀特有鱼类由禁渔前的29种恢复至49种,鱼类早期资源物种数量由32种上升至37种,水生态和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
  据介绍,遵义市累计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8个,占全省总数的80%,获批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个。
  “我们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六个出新绩’,推进美丽遵义建设,奋力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中走前列作示范。”6月11日,在遵义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遵义市生态环境局党委书记、局长顾占雷说。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