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办理一案 治理一片 惠及一方
——黔西南州检察机关擦亮为民底色守护最美“枫”景
  ■ 记者 刘蓝婴
  基层治理,机杼万端。
  2023年11月6日,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黔西南州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问诊开方促预防’工作法”入选。
  今年以来,黔西南州检察机关切实将“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工作理念贯彻落实到检察履职全过程,持续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涌现出一批鲜活的检察为民案事例,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检察一线开花结果。
  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
  “受天气干旱影响,200多名村民饮水困难,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一直未得到实质性解决……”今年初,兴义市人民检察院收到一份来自兴义市洛万乡秧木村生地湾组、中寨组48名村民集体签字捺印的《检察监督申请书》。
  随后,检察机关立即通过实地走访、座谈磋商、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推动兴义市水务局拨付25万元资金启动“应急供水”行动,确保村民临时生产生活供水稳定,同时督促该局争取资金升级饮水工程,彻底解决两村民组饮水保障及生活性缺水问题。
  “通过不定期地拉水送水,村域内群众饮水问题已基本缓解。”“修缮供水主管道的资金到位了,实施方案也得到了批复。”“村寨内的供水管道项目即将启动。”今年4月,好消息接踵而至,非正常气候及季节性缺水问题已得到实质性解决。
  坚持办好办实信访这个“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2023年以来,黔西南州检察机关对收到的1820件群众信访均在7日内告知“收到了,谁在办”,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100%。院领导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包案办理113件信访案件,依法推动化解。
  满不满意 听群众的
  “被非法占用的土地是否得到根本性治理?治理效果村民是否满意?村民说了算。”
  针对某煤矿非法占用耕地造成百余亩土地污染一案,兴仁市人民检察院在土地受损现场召开听证会,邀请周边村民对该企业根治污染、改良土壤、修复生态情况进行现场评判、接受村民监督。
  除邀请涉地群众参与听证外,今年黔西南州检察机关还从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律师等人群中选聘164名听证员,将检察机关的法律专业性和听证员了解的社情民意互相补充,为矛盾化解、释法说理提供新视角。
  “通过公开听证的方式,让双方当事人坐在一起把事聊开、把法律问题聊透,更有利于定分止争,促使犯罪嫌疑人真诚认罪悔罪。”多次参与公开听证的听证员感受很深。
  2023年以来,黔西南州检察机关对295件案件通过检察听证搭建沟通化解平台,把法讲明,把理讲透,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
  既解法结 又化心结
  一年半前,望谟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刑事申诉案件时,邀请同村寨老村贤上门听证,成功化解了申诉人姚某的“法结”,但申诉人一家6口因案返贫,怎么办?
  看到生活陷入困境的一家人,承办检察官依托与望谟县妇联等部门建立的司法救助助力乡村振兴协作机制,联系当地妇联、民政、教育等部门,从低保申领、就业安置、心理疏导等方面对姚某一家开展多元救助帮扶。
  “那时真是走投无路了,没想到检察官不仅帮我解除了心中的疑惑,还想尽一切办法帮我们谋出路。”姚某感激不已。因效果显著,该案被评为最高检与全国妇联组织协作开展司法救助典型案例。
  “案结不意味着事了,既要从‘诉’的角度解开当事人的‘法结’,更要从‘情’的方面化解‘心结’,让当事人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公平正义。”承办该案件的检察官说。
  2023年以来,黔西南州检察机关将司法救助融入乡村振兴,为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661名刑事案件被害人或家属发放司法救助金312万余元,帮助其渡过难关。此外,聚焦特殊群体,综合运用多元救助方式,支持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235件,支持老年人、妇女、儿童等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损害赔偿等53件。
  办理一案 治理一片
  “家庭暴力事件引发了不少性质恶劣刑事案件,成为社会治安隐患。辖区内的反家暴法落实情况怎么样?家暴发案率情况如何?”
  这是晴隆县人民检察院在办理一起因遭受家庭暴力申请支持起诉离婚案时开展的类案调查。调查发现,有10个乡镇49个村(社区)未依法将反家庭暴力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也未纳入网格化管理,其中3个乡镇家庭暴力的案发率均超过全县平均案发率。
  随后,晴隆县人民检察院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乡镇政府将反家庭暴力纳入村规民约,通过上述举措,上述3个乡镇家暴发案数同比大幅下降。
  始于办案,又不止于办案。
  兴义市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未成年人寻衅滋事案时发现,辖区内酒吧等歌舞性娱乐场所,未成年人寻衅滋事发生率较高。在依法办理该类案件的同时,向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制发检察建议,要求依法履职,助推娱乐场所系统治理。
  检察建议制发后,该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对全市45家歌舞娱乐场所进行拉网式执法检查和排查,立案查处结案5件,处罚6万元,约谈歌舞娱乐场所5家,违规经营乱象得到有效遏制。
  抓早、抓小、抓源头,有效化解社会矛盾。2023年以来,黔西南州检察机关共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55件,回复率达100%,形成了“双赢多赢共赢”的法律监督新格局,取得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惠及一方”的良好效果。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