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理论
第06版:理论
第07版:聚焦
第08版:关注
标题导航
贵州:探索轻罪治理多元化路径
图说新闻
全省打击治理跨境赌博违法犯罪工作会议召开
湄潭县田坝社区让搬迁群众就业无后顾之忧
全省信访系统创新建立“11251”体系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湄潭县田坝社区让搬迁群众就业无后顾之忧
■ 记者 刘皓 胡晓梅 邓钺洁 通讯员 文孝波
家住湄潭县黄家坝街道田坝社区的李吉芳老人,今年已经八十高龄。每天中午11点左右,他都会自己走到社区助邻餐厅,看看饭菜的准备情况。
半个小时后,餐厅开始热闹起来,社区里的老人们凭着餐票,在窗口打上三菜一汤,然后围坐在四方桌慢慢吃饭。
“今天吃莴笋炒肉、麻婆豆腐、炒菜苔,还有一个汤。”李吉芳说,有肉有菜,新鲜可口,吃这顿饭只需要花4块钱。
之前,儿媳妇况平桃需要在家照料李吉芳,无法出去就业。自从社区开设了助邻餐厅、组织了邻里互助服务队,老人吃饭有了着落,平时大事小情也有服务队帮忙照看,这就“解放”了况平桃,于是她去浙江和丈夫、儿子一起务工,放心在外挣钱。
“助邻餐厅今年3月4日启用,现在每天有三四十个人在餐厅用餐,多的时候有五十多人。”田坝社区党支部书记吴光浪介绍,餐厅对外开放,一餐正常价格为10元,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只需4元,差额部分由上级政府部门、社区集体经济共同补贴。
“你出去挣钱,老人我们帮你照顾。”吴光浪说,解决了老人吃饭、看护这两件大事,年轻人出门赚钱就没了后顾之忧。
田坝社区是湄潭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现有人口1735户6679人。如何让搬迁群众更有底气去就业创业实现增收?田坝社区探索出“社区组织、邻里互助、适当补助”的方式,除了开设助邻餐厅,还组建了邻里互助服务队,组织64名队员,按照“居住相近、性格相投、年纪相仿”的原则,精准结对联结帮助留守老人、残疾群众等特殊困难群体,按照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长领取补贴和文明积分。这些举措解决了留守老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充分释放社区劳动力。
最近正是采茶旺季,田坝社区居民张明英起了个大早,叮嘱好家里老人中午到助邻餐厅吃饭,将孩子送到学校,便和邻居一起坐上茶场老板包来的车,赶往茶区采茶。
“以前都是社区组织我们去采茶,几年下来,我们和茶场老板也熟了,就自己去了。”张明英说,采一个月茶,勤快点挣3000来块完全没问题。
如今,田坝社区有劳动力家庭每户2人以上就业,劳动力就业率达98.4%。除了去省外务工,搬迁群众还能在当地的泡椒厂、印务厂等县内企业就业,同时,通过采茶、在社区帮扶车间缝制棒球、整理香葱等方式增加收入。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