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岑巩县:
“一题三解”解好基层治理“方程式”
  ■ 通讯员 周政明
  近年来,岑巩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认真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思路,以“转化服务理念、创新工作思路、整合社会资源”工作方法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转化服务理念 提升基层“善治”职能
  岑巩县积极探索“法治+”模式,整合资源成立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政法机关惠企法律服务中心、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等“一站式”法治服务平台,着力打通法治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该县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基层治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充分发挥各级综治中心统筹调度“首脑”指挥作用,将服务理念从“等着办”向“主动办”转化。此外,该县还以“党政机关大走访”“会员进网格·服务千万家”等活动为载体,围绕“法治+”走进群众家中、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法治宣传、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排查等工作,耐心倾听民声意愿,汇集社情民意,与民共话乡村建设,加大力度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2023年,岑巩县综治中心、思旸镇盘街村综治中心分别荣获全省第一批新时代“枫桥式综治中心”称号;岑巩县人民检察院“轻罪治理‘四个三’工作法”被列入全省第一批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案例并得到表扬,同时,省检察院通报表扬岑巩县人民检察院为新时代“枫桥式基层检察院”先进集体。
  创新工作思路 提升基层“自治”效能
  岑巩县按照党建引领“五治融合”的总体思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优化人民调解和行业调解组织,持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县范围内建设“一心一室一顾问”(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室、法律顾问)功能室,创建“一站式”矛盾纠纷诉前调解平台,发挥村级“自治”效能。
  思旸镇盘街村坚持以党风、家风、民风、乡风“四风”为抓手,创建党建“先进村”、乡村治理“文明村”、德孝文化“孝贤村”、尊师重教“教育村”,整体提升村级治理能力和水平。天星乡山岗村创新“抓头强中固尾”诉源治理工作机制,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平安村寨建设目标,守住了近10年来无一例刑转命案事件发生。
  整合社会资源 提升基层“智治”功能
  岑巩县依托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和四大运营商技术优势,进一步整合“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等系统,以视频监控联网平台为基础,以“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为目标,在全县推广“数字乡村·平安家园”农村“技防”入户工程。截至目前,全县共安装乡村智慧大屏13个、智慧大喇叭115个、一键报警器76个,共安装乡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420余个。
  该县采取“话费+流量+宽带+路由器+智能摄像头”为一体的专享消费套餐,动员群众自愿安装“数字乡村”智能摄像头3万余颗,实现“人防”向“技防”和“智防”转变。据悉,思旸镇盘街村还采取“互联网+党务”“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方式,实现了“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马上办、就近办、便捷办”的工作格局。
  羊桥乡祝坝村借助省委党校定点帮扶和联通公司资源,采取“互联网+智能终端+全域覆盖”方式,在连片林区、交通盲区、公共场所等重点区域安装智慧摄像头30个,12个自然寨都安装上“智慧大喇叭”,实现了“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村”的基层治理从“治理”向“智理”的转变。大有镇塔山村在电子科技大学的帮扶和支持下,完成了“智慧养猪”“数字乡村·平安家园”“技防”入户工程,实现了群众有事“一键呼叫”、应急服务一步到位的基层治理新功能。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