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交安
标题导航
法治赋能 固本强基
图说新闻
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三地检察机关建立打击治理毒品犯罪跨区域协作机制
远离经济犯罪 守护经济安全
铜仁中院召开2024年度全市法院网络安全和数字法院建设工作会
黔西南中院开展妇女儿童权益维护与家庭暴力防范普法讲座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治赋能 固本强基
——《贵阳市街道办事处工作条例》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法治化
■ 通讯员 周全 肖达钰莎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街道办事处作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管理机构,既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更是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9月1日,《贵阳市街道办事处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拉开了全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走向规范化、精准化、精细化和法治化的大幕。
民有所呼 联动响应 快狠准解决基层治理“难题”
“我们终于用上天然气了,再也不用扛气罐了!”2024年1月19日上午,白云区大山洞街道建安社区新园小区的改气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该小区7栋的29户住户天然气首批成功点火,居民余宝玉家是点火的第一户。
新园小区是原七冶集团职工家属楼,居民多为七冶集团退休职工及流动人口,老年人口占比大。由于小区修建年代较早、环境复杂,加之原始设计没有预留空间,该小区未能接通燃气管道。
2023年,在接到新园小区群众关于接入燃气管道的诉求后,大山洞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根据《条例》明确的“街道办事处与职能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第一时间整合区“一圈两场三改”专班、区住建局、区燃气公司等多方力量,采取“1234”工作法(锚定“聚集民生”这一个目标,确保“听民意”“接民情”双到位,锁定居民“坝坝会”、社区协商会、街道调度会三种方式,落实“强化领导”“网格入户”“倒排工期”“领导包案”四项措施),及时召开工作协调会、工作推进会、居民“坝坝会”等,了解民意诉求、分析问题原因、研究解决办法,同时指定一名街道班子成员具体领头负责,坚持不解决不脱钩、不办结不销案,快狠准地推进新园小区改气工程落地落实。
乌当区新创路街道交通巷1号居民楼是1987年建成的老旧小区,小区建成以来,两个单元25户居民一直共用一个水表。近年来,频发水管老化漏水、水费均摊高、水费收取难等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收到群众希望推进“一户一表”改造的意见后,新创路街道人大工委立即组织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议事会代表、社区居委会、水务公司召开专题议事会,研究“一户一表”改造工作。议事会结束没几天,水务公司就进场施工,仅用10天时间便完成了改造工作。改造过程中,街道、社区、居民代表还共同参与,对建材入场、施工、回填等全过程进行监督,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施工标准。最终,居民如愿实现“一户一表”,对街道、社区的迅速响应和高效统筹赞叹有加。
根据《条例》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围绕群众诉求、重点工作、联合执法、应急处置等反映集中、难以解决的事项,建立街道办事处与职能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注重向基层放权赋能、减轻基层负担,为街道办事处开展工作提供支持。”自《条例》施行以来,贵阳市各街道办事处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联动职能部门、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等各方力量,有力有效地解决了很多辖区信访维稳、市容市貌管理、老旧小区改造等社会治理难题和“老大难”问题,街道在城市基层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化解矛盾等方面发挥的枢纽作用越发凸显。
统筹资源 创新服务 全面助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
街道、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为发挥好街道办事处在基层服务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条例》明确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便民生活圈建设要求推进公共服务,并列出专章对公共服务的具体内容进行细致规定。
孩子放学了,家长还没下班怎么办?寒暑假到了,孩子去哪、由谁看护?当今很多家庭都面临这样的实际问题。通过社区发力、资源整合,观山湖区云潭街道宇虹社区的居民消除了这一“燃眉之急”。
“‘主’字怎么写?来,举起双手跟着老师一起来比划。”在宇虹社区“豌豆家”儿童之家学龄前托管班,老师带着近20名小朋友识字;在学龄托管班,老师在辅导小朋友写作业;在多功能媒体区,老师带着小朋友扮演不同角色,开展模拟法庭游戏……
宇虹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龚玲透露,“豌豆家”由社区提供免费场所,联动第三方专业儿童服务机构提供托管服务,收取的费用低于市场价30%至40%,真正让惠于居民。同时,居民有任何需求和建议,也能通过社区向服务机构反馈,从而达到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仅如此,为保障儿童学习活动有场地、下课放学有去处,宇虹社区还压缩整合了工作人员办公场所,与区民政、区妇联、团区委、区总工会等部门累计投入20余万元,构建了面积500余平方米,集亲子绘本馆、儿童图书馆、沙龙室、爱心托管班等9大功能板块为一体的活动阵地,全天免费向辖区青少年开放。
为方便独居老人用餐、扶持特殊人群融入社会,南明区中华南路街道党工委负责人与区人大代表陈叙一起走访居民,并与贵阳市危旧房改造公司多次沟通、对接,最终将法院街一处废旧两层楼房打造成社区老年食堂,由辖区特殊人群自筹资金运转。2022年12月,“府前添厨”社区老年食堂开始营业,获得居民一致好评。
有了《条例》为依托,街道党工委在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时底气更足、动力更满,社区的为民、便民、安民功能也能更好发挥,从而真正将“15分钟生活圈”构筑成居民心中的幸福生活圈。
代表发力 共治共享 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走进云岩区文昌阁街道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街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张贴在街区墙面、楼宇门口的社情民意二维码,只需拿出手机扫描,就能弹出给人大代表留言的窗口,群众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可以24小时全天候在线上向人大代表进行反映。
这是贵阳市人大常委会、云岩区人大常委会、文昌阁街道人大工委共同打造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该基地在对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提升改造的基础上,积极整合辖区社会资源,动员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使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神经”延伸到街道各个角落,让群众更加广泛、真实、直接地参与到街道的社会、经济、文化等事务的管理和监督中去,努力为发展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实践探索,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更有高度、更有深度、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条例》第四条规定:“街道办事处应当坚持党的领导,按照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要求,整合辖区资源,推进法治、德治、自治融合,促进各类社会主体共建共治共享。”
作为探索各类社会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样板街道,文昌阁街道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不仅有代表联络站、民声收音台、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街区、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工作室、青少年全过程人民民主体验馆6个与群众紧密相连的工作载体,更有文昌阁街道人大工委制定的与辖区居民群众共商共议共决共督共评的“五民五事”工作机制(倾听民声“知事”、体察民情“议事”、落实民意“办事”、回访民众“督事”、民主监督“评事”)为支撑,使民情民意表达渠道得到畅通、群众疑惑得到解答、群众难事得到解决。
例如,云岩区人大代表郭欣了解到群众对于“三路一街”(文昌阁街道辖区的民生路、文明路、省府路和蔡家街)的电线露天外挂问题反映较大的情况后,立即对群众情绪进行了疏导,并在区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加快解决文昌阁区域电线电缆露天外挂问题的建议》。在区相关部门积极回应下,不仅对外挂电线电缆进行了入地改造,还对辖区路面及街道进行亮化和提升改造。最终,改造项目实施顺利,改造成果令群众满意。
除此之外,社区下水道堵塞等一系列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也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得到解决。据统计,实践基地建立以来收集到的487条社情民意,均已100%完成回复,现已解决452条,为有效化解基层风险隐患起到了重要作用。
街道办事处是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关键和基石。相信在《条例》的法治赋能下,街道办事处的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将不断增强。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