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基层
第05版:综合
第06版:聚焦
第07版:关注
第08版:公益广告
标题导航
“延安窑洞对”与“三三制”有关联吗
探索民生实事项目全链条监督
突出“四个强化”创新“代表+N”助推“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走深走实
合力惠民,是我最大的幸福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兴仁市人大常委会:
突出“四个强化”创新“代表+N”助推“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走深走实
本报讯(通讯员 龙芝才 梁艳杰)今年以来,兴仁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突出“四个强化”,创新“代表+N”模式,充分发挥五级人大代表主体作用,推进“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走深走实。
强化阵地建设,进一步为代表工作搭建良好的履职平台。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室)作用,兴仁市人大常委会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持续发力,全力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室)建设完善和运行管理工作。一方面,组织召开人大代表联络站(室)建设完善和运行管理推进会,印发实施方案,按照“八有标准”强力推进18个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室)建设完善和运行管理工作,同时组织代表入站(室)接待选民,更新完善各类台账,不断推进代表联络站深化发展、提档升级、作用发挥。另一方面,组织驻市五级人大代表开展人大代表联络站(室)现场观摩,召开座谈会,推进代表联络站不断深化发展、提档升级、作用发挥。截至目前,标准化建成运行人大代表联络站18个,人大代表联络室84个。
强化服务保障,进一步优化代表履职环境。兴仁市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代表培训,精心制定人大代表教育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党校+高校+其他培训机构”等方式,切实加强代表学习培训。截至目前,共选派60余名驻市各级人大代表参加省、州人大组织的代表履职培训,组织三期共200名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到广东省博罗县、黔西南州兴仁市委党校开展专题培训。各乡镇(街道)依托乡级党校,结合工作重点和代表履职需求,同步对乡级人大代表进行自主培训650余人次。同时,积极订购辅导学习资料,帮助代表掌握基本要义和工作方法,提升代表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强化制度建设,进一步增强代表履职责任感和使命感。兴仁市人大常委会修改完善代表活动制度、代表联系接待群众制度、代表视察调研制度、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人大代表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进一步拓展制度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双联”制度,探索“双联”制度与人大代表联络站(室)联系接待群众制度、基层治理“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机制等基层工作制度深度融合。结合代表分布和选区划分,优化空间布局,整合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室,推动人大代表在接待联系群众、推进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带动等方面发挥重要力量,形成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联户长、村干部、产业能手、模范标兵等“双联示范”新模式。
强化活动载体,创新探索“代表+N”工作模式。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兴仁市人大常委会广泛动员驻市五级人大代表结合自身专业背景、行业特点,立足角色定位各尽所能、各展所长,探索建立“代表+N”工作模式,在“代表+产业发展”“代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代表+移风易俗”“代表+基层治理”“代表+安全生产”“代表+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发展转换”上示范带动,构建“县乡人大联动、代表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积极动员各级人大代表争当“担当者”“示范者”“引导人”,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展现代表风采。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