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智慧调度 预防在先
——雷山交警大队全力保障群众平安出行
  ■ 记者 汪韵
  团队档案:雷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现有民警14人,辅警110名,管理范围全县道路1693.947公里。在4月2日省公安厅召开的全省公安交警系统表彰奖励大会上荣获集体二等功。
   推介理由:智慧平台强化景区交通秩序管控,为群众解忧;全县实现道路交通三项指标同比“三下降”;巧用“土办法”,筑牢乡村平安路。

  雷公山下,苗岭山乡,一派文明和谐景象。
  和谐景象的背后,有支铁军队伍——雷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守护着1200平方公里、16万人的道路安全。
  走进大队接待室,一张张奖牌闪闪发亮。这支平均年龄34岁的年轻队伍,去年获集体三等功,今年又获集体二等功。荣誉墙上满满排列的“勋章”记录了这支队伍不负重托、砥砺前行的历程。
  远程调控解民忧
  “这是我第二次来西江,变化太大了!景区内看不到外来车辆,随心随意拍照,管理很完善。”来自贵阳的游客杨钦感慨。
  4月15日19:00,西江苗寨景区内游人如织,秩序井然。在雷山交警大队西江中队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播放着景区各路段监控镜头。一面印有“人民卫士为民解忧”的锦旗,挂在指挥中心旁的墙壁上。
  时间拨回2023年5月,“呼叫指挥中心!表演场路段有游客突发疾病,需要救援!”雷山交警石峰在西江景区路巡时,一名重庆游客突发急性阑尾炎,在指挥中心的调度下,迅速开辟通道,护送游客到西江卫生院检查治疗。
  “通过智慧平台科学部署,调整管控措施,大大节约了处置时间,及时满足游客需求,为游客解决问题。”西江交警中队中队长李绍娇介绍,指挥中心为远程协调提供保障。
  “景区管理好了,游客也多了,我们收入翻了几番,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嘎歌古巷某商铺店长金宇回忆,刚发展旅游时,西江景区人车混行,通行不畅,乱停放、乱鸣笛等现象频发。
  为提升游客体验感,景区实行禁车化管理,除对生活需求的送货车辆放行外,其他社会车辆一律禁止驶入。景区提供免费“便民公交车”“村民小件物品免费摆渡专用车”服务,为广大村民、经营户出行提供便利。
  在法定节假日期间,雷山县各景区人流、车流持续增大,雷山交警大队采取外围疏导分流与内部交通指挥相结合,定点疏导、喊话提示、隔离分控、劝导查纠的综合应用勤务模式,引导行人和车辆有序通行。2023年,雷山交警大队安全护送游客464万余人,护送车辆68万多辆次。
  治理隐患防事故
  雷山县道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山高坡陡、弯多弯急、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占比大,“村村通”更要“路路安”。
  清晰醒目的交通标线、约束车速的减速带、弯道处的凸面镜、波形护栏、警示灯……2015年以来,雷山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不断完善农村公路安全设施,为农村公路“系上安全带”。
  为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伤亡,雷山交警大队加强对辖区省、县、乡村道路的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排查农村客运班线、急弯陡坡,以及临水临崖路段和汛期水毁路段,采取竖牌警示、科学合理设置路沿阻拦物等方式进行安全防护。
  243国道与雷山县城北出口平交路口,是前往黔东南州州府凯里方向的主要路口。
  “无减速带、无信号灯、无道路标识,弯多弯急坡又陡,行驶在这样的路段,令人胆战心惊。”驾驶员文师傅说。
  整治前,支路车流量大、车速快,从城区中大街汇入243国道时,右侧山体和行道树遮挡视距,多起交通事故发生在这个“三无”路口。
  2023年,雷山交警大队对辖区内城市道路交叉口、普通公路安全隐患突出点段进行治理,该路口得到整治。
  整治后,增设基础安全措施,挖掉遮挡视线的山坡,清理路口中央花园植被,路口通透性增加,交通冲突点减少,加大行车视距,取得了事故减少、路面通畅、秩序好转的成效。
  2023以来,全县实现道路交通三项指标同比“三下降”:发生起数下降30.76%、死亡人数下降25%、受伤人数下降11.11%。
  “土办法”出新效果
  “九山半水半分田”,雷山是典型的山区县,苗族占总人口84.4%。小节天天有,大节三六九,逢六月六、七月半、吃新节、苗年节等苗族节日,村民都会和亲友“酒聚”。
  整治雷山县农村酒驾问题,提高村民交通安全意识是关键,雷山交警大队想了“土办法”,加强农村地区酒驾醉驾治理力度。
  “啧啦、眠啦(苗语:叔叔、阿姨),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4月6日,郎德镇乌吉民村,身着苗族盛装的村民在山坡上载歌载舞欢度爬坡节,雷山交警大队在现场用苗语详细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骑摩托车的请戴头盔!”雷山交警大队通过大喇叭和院坝会结合的形式,开展“美丽乡村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巡回宣讲活动。
  结合“零酒驾”示范创建活动,雷山交警大队将警力向郊区、乡镇和农村延伸,加大重点路段、重点时段查处力度,做到“逢车必检、逢疑必测、逢违必究、逢患必除”,形成严管高压态势,织牢织密交通安全管控网络。
  结合民风民俗、村规民约和法律法规开展文明新风倡导和法治教育普及,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引导群众养成“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良好习惯,利用坝坝会组织开展“点名道姓”案例警示宣传,达到“宣传一案、警示一片”效果。
  目前,全县共创建“零酒驾”示范村4个,拟建“零酒驾”示范村10个。
  雷山交警大队用接地气、听得懂、听得进的“土办法”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高了村民交通安全意识,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