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黔南中院:
从“个案办理”延伸到“类案治理”
公司员工重新签订用工合同。

  ■记者 陈景雄
  “很感谢法官的处理,我自己都没想到这些问题。”近日,李莉(化名)看着重新签订的用工合同感慨道。
  李莉现就职于黔南州都匀市某餐饮公司,该公司主营学生营养餐。去年,我省按计划进一步提升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水平。“按照政策规定,需要重新评估企业合规等风险,重新招投标。”该公司人事负责人张华(化名)说,也就在这段时间,该公司与当地教育局的合作陆续中止。
  没有稳定的合作,意味着没有稳定的收入。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该公司决定将部分员工分流或开除。
  然而,这一决定在员工中炸开了锅:“分流的地方离家太远……”“这之后工资还有保障吗?”“凭什么说开除就开除?”这类不满令公司内部人心惶惶,矛盾愈演愈烈。
  2023年12月,被公司开除的44名员工涌进了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要“讨个说法”。该院立案一庭庭长陆梅通过调查发现,该公司除了这44名员工的44起已经进入不同法律程序的案件外,还有上百名员工也面临同样的情况,正在观望中。
  彼时年关将近,陆梅很快意识到,如这44名员工的事情处理不当,后续隐患极大。于是,黔南州中级人民法院与相关部门很快组成临时工作组,制定从诉前调解、仲裁、诉讼等全过程化解的方案。
  “破局点在‘信任’二字。”陆梅与部分员工协商,希望他们能够带头示范,“能够领到钱总比一直打官司耗着要强。”
  3次面谈,无数次电话沟通,在陆梅的努力下,今年1月5日,这部分员工率先和公司达成了调解协议。为确保调解效果,法院同时给公司送达了《督促履行告知书》,督促公司按协议约定支付补偿金。
  1月12日,这批员工顺利领到了补偿金。消息很快传开,其他人在看到调解书后开始动摇,主动联系上了陆梅。一时间,调解室内挤满了人,大家纷纷比照第一批调解提出的条件签署调解协议书。
  近日,该公司对所有案件已全部履行完毕,且余下的上百名员工在岗安心工作。
  “我们按照法院的司法建议,完善了企业制度,现在公司有劳动合同和用工协议两种用工形式,保障了全体在职员工的利益,也降低了企业的用工风险。”张华说,成功调解后,公司减少了法律方面的风险提示,顺利参与了招投标工作,也重新签订了合同,目前,公司已经重新投入生产。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