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蔡念:“稻蛙共生”铺就绿色致富路
蔡念(右)查看蛙苗孵化情况。

  ■ 通讯员 张运典
  近日,在德江县东元村“稻蛙共生”种植养殖示范基地看到,十多名工人正在田间有序作业:有的在翻犁土地,有的在平整蛙池,有的浇洒石灰消毒……好一派繁忙景象。
  基地的主人蔡念是德江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2022年以来,他带领村民走出一条绿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积极探索“稻蛙共生”生态种养结合新模式,让农民手中的“一亩三分地”实现多倍收益。
  闯出“诚信团队”致富路
  2015年以来,蔡念像家乡的其他年轻人一样,在外务工。随后,蔡念在贵阳市一建筑工地与工友们联手成立了“蔡家班建筑工程队”。
  多年来,蔡念带领“蔡家班建筑工程队”辗转于湖南、贵州、广西等地,承接的项目越来越多。最终,把家乡的100余人招募到自己身边,与大家携手打拼,共同挣钱。
  腰包有了积蓄,蔡念也从未忘记反哺家乡。2020年,他向村里170名老人捐赠了棉被、棉鞋、棉袜等共计2.6万余元的取暖物资,向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捐赠了矿泉水、方便面、压木碳等抗疫物资。
  蔡念凭借他的真诚和善良,赢得群众的好评和信任,2021年被选举为德江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
  蹚出“稻蛙共养”新路子
  “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既然大家给了我这个光环,我就有责任为大家服好务。”谈到回乡创业的缘由时,蔡念充满信心,道出了他的理由。
  2022年7月,蔡念与同村的蔡华、蔡连初联手,投资发展“稻蛙共养”生态种养产业,并投入资金285万元,成立了贵州聚创园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
  当年,蔡念以500元/亩的价格,流转邻村东元村的200亩稻田,发展“稻蛙共生”生态种养业。2022年9月,蔡念的养殖基地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建成稻蛙基地96亩,共投入黑斑蛙600余万尾。
  为保障稻蛙种养技术问题,通过镇政府“牵线搭桥”,蔡念与铜仁学院攀上“亲戚”。由铜仁学院梁正其教授担任技术顾问,并派谭庆东等2位技术人员驻点指导,重点推广中草药与饲料混合喂养技术。
  蔡念在村投资发展“稻蛙共生”种养业后,村民李永秀把自家的1.5亩稻田流转给了基地,并成了基地里的产业工人,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像李永秀一样在基地务工的还有蔡连朝、樊永孝等8人,他们成了基地的产业工人,月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同时,“稻蛙共生”还吸引附近的村民到基地打临工,全年仅支付劳务费就达30余万元。
  2023年,建成第一期稻蛙基地96亩,黑斑蛙产量达27万斤,产值达408万元;稻谷产量达4万余斤,产值突破12万余元,所生产的大米市场价格达7元/斤,成为消费者的“抢手货”。
  如今,蔡念的“稻蛙共生”种养基地已成为铜仁学院水产养殖专业稻蛙生态综合种养教学实践基地、省级“家庭农场”、德江县“稻+蛙”种植养殖示范基地。
  开启生态种养新蓝图
  今年,蔡念把干得风风火火的“蔡家班建筑工程队”托付给其他合伙人管理,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家乡的“稻蛙”种养基地,在铜仁学院梁正其教授技术团队的支持下,积极探索“稻蛙共生”的绿色生态种养模式,打算带领更多群众走上绿色生态产业发展之路。
  今年,在德江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蔡念在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后发言,提出了《关于推广“稻蛙共生”的绿色生态种养模式的建议》引起了代表及列席会议人员的共鸣,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目前,蔡念新投资扩建的60亩“稻蛙共生”种养基地已完成翻犁、平场、消毒结束,正在进行蛙苗孵化阶段。
  近年来,因农业生产收入低、风险大,外出务工人员多、土地撂荒多,盘活地方闲置资源,促进群众增收,走“家庭农场”“公司+合作社”等模式是一条很好的路子。
  “绿色生态发展是农业发展的趋势,我要做大做强稻蛙产业,绘就健康生活,让更多人享受到绿色生态带来的健康……”蔡念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