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黔西南公安着力推进“智慧警务”建设
兴义交警使用无人机开展交通疏导工作。

  ■通讯员 赵佳玲 卯富巧
  随着无人机的普及,其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公安机关日常巡逻、警卫安保、维稳处突、侦查破案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凭借机动、灵活以及高空视角的优势,扮演着“空中哨兵”的重要角色。
  对此,黔西南州公安机关积极开展警用无人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充分发挥警用无人机在空中喊话、交通疏导、高效救援、踏查铲毒等警务工作的科技优势,打破传统地面安全防范工作模式,满足警务工作中点、线、面等方面的需求,着力推进“智慧警务”建设。
  城市“鹰眼” 交通疏导有妙招
  “请驾驶人、乘坐人佩戴好安全头盔!”
  连日来,兴义市英雄路市医院段、民航大道蓝天花园段几个易堵路段上空不时响起这样的“隔空喊话”。
  黔西南州公安局以兴义市为试点,不断挖掘“空中警力”潜能,采用“空中+地面”立体巡控模式,将无人机应用于道路拥堵巡查、事故快处快撤、交通违法查处等各方面,利用科技赋能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成效。
  “无人机视野开阔、灵活、方便,可远程制定飞行计划、自动执行任务、7×24小时无人值守巡航,有效减少了巡查盲区。”黔西南州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民警介绍。
  据了解,今年1月以来,在早晚高峰期间,黔西南公安都安排警用无人机在常发性拥堵路段开展无人机视频巡逻,辅助地面警务力量及时找到堵点源头,科学调度警力,针对性采取排堵疏导措施,快速有效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英雄路发生交通拥堵,请就近派员前往处置……”近日,民警在对兴义市英雄路易堵路段进行无人机自主巡航巡查时发现,一辆小货车变道加塞与一小型轿车发生剐蹭事故,导致道路交通拥堵。民警就近调度路面执勤警力前往处置,执勤人员5分钟内赶到现场,“地空联动”协同配合高效疏导交通。
  此外,无人机还配备了广角、长焦、红外镜头和传感器,可俯瞰整个道路及三百六十度旋转,实现对大车流前端拥堵之因、中端行驶状态、末端交通态势的全景观测,为交通违法取证、民警疏导交通提供了有力支撑。
  空中“雷达” 踏查铲毒无死角
  3月19日,一架无人机正盘旋在贞丰县珉谷街道城郊上空,民警蔡文俊操作着无人机对楼顶阳台、闲置空地进行实地踏查。
  随着“嗡嗡嗡”的声音,无人机从高空向下“查看”,房前屋后,花园菜地、楼顶院落的一草一木尽收眼底。
  今年3月,贞丰县禁毒办组建了禁种铲毒“无人机”踏查专业队伍,对于人工踏查难以到达的无人院落、居民楼顶、偏远地段等地方进行巡查。
  禁毒办民警王书叁说,无人机可以在巡查中拍照存档,便于民警及时识别,实现早发现、早预警、早根除,让群众自觉筑牢“不想种、不敢种、不愿种”的思想防线。
  辖区“护卫” 巡逻找物保安全
  青山镇位于普安县南部,居住着回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辖区内山深林密、村寨连片,不时发生家畜走失、老人迷路等情况,地面搜索难度非常大。
  为此,青山中心派出所充分发挥无人机的高效性和灵活性,利用其高空巡查优势开展警务工作,使警情处置更加高效。
  “多亏你们这个无人机,不然我损失可就大了!”看到“离家出走”的牛犊回到家,杨大姐激动地握住民警的手连连道谢。
  3月18日,家住青山镇高箐社区的杨大姐打电话报警,称其拴在山坡上放养的两头耕牛不见了踪影。
  接到求助后,青山中心派出所第一时间安排警力赶往现场勘察,同时使用无人机从高空进行搜寻,不到10分钟,便找到了挣脱绳索跑到树林深处的耕牛。
  “通过采用空中巡逻、地面巡逻模式,保障了巡逻防控工作形式更立体、工作视角更广阔,提升了派出所的见警率、管事率和处置力。”青山中心派出所所长邓献奎说,现在有了这位空中“战友”,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能更好地服务群众、维护社会稳定。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