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一位村支书的繁忙两小时
孙安国发放春节慰问物资。

  ■ 记者 贾华
  年头岁尾,事情总是要多些。村两委的工作也是如此。
  1月26日下午3点,在贵阳市修文县龙场街道龙桂村办公楼前广场上,人多车多。村支书兼村主任孙安国正在忙碌,他和群众一起,把一批爱心物资从车上卸下来。
  不一会,广场后方摆满了一排物资,有300袋大米、300件牛奶,还有一批电脑、打印机、空调、文件柜等办公用品。
  这批物资是石阡县一家爱心企业向该村捐赠的春节慰问品,由修文县政府办派驻该村的驻村干部引入。
  下午4点,捐赠仪式正式开始,捐赠单位向龙桂村捐赠这批物资,孙安国向捐赠单位回赠了锦旗致谢。随后,大家立即把生活物资发放给村里的老年群体和低收入户。物资发放工作由捐赠单位人员和其他村干部组织,见状,孙安国便抽身去安排其他工作。
  下午4点15分,孙安国驾车来到该村六组、七组,这是他与群众预约的时间,他要来寨子里征求意见,共商两个组的后山山洪治理二期项目具体事宜。
  六、七组后山是一排名为箐坡的高山屏障,山下两侧为高地,中间则是一片槽形耕地,土地面积达150亩,山下住有7户人家,再往下住有20多户人家。山洪对山下的住户生命财产安全和土地收成存在较大隐患,历年来一直成为当地群众和干部的心病。
  由于这座高山为石山,雨水渗透能力弱,加之集雨面积宽,每年一到雨季,三面的山水就会汇集到中间槽形耕地上来,山洪无组织冲刷,地表耕作层常常被山洪卷走,农作物是否有收成,就要“看老天脸色”了。
  “我们这里十年九灾,水患不断,土地被冲,房屋被淹是常事,多年来一直无法解决。”说起当地的山洪成灾,村民唐明光家感受最深,因为他家是距离山脚最近的一家。
  回忆起2022年6月2日深夜的那场山洪暴发,唐明光还心有余悸。那晚,唐明光在睡梦中被哗哗的暴雨声惊醒,习惯了一下大雨就坐立不安的唐明光,立即翻身下床欲出门查看水情,发现屋子里已经淹满了水,深达10多厘米,鞋子、盆子都漂在水面上。
  唐明光立即涉水过去把大门打开泄洪,搬来砖头从屋后的入水口把水堵住。待屋内洪水退去,地板上留下了两三厘米厚的一层黄泥浆。铲除泥浆,引水冲洗,唐明光一家足足干了两天,才把屋子打扫干净。
  现年70岁的唐明光曾是前村主任,以前的村干部以及他在任期间,与干部群众想了不少办法,都没有想出个路子来,只能任由山洪连年肆虐。
  孙安国2021年底上任后,接力为群众寻找治洪之路。2023年,得到贵阳市政协8万元智力支边项目款的支持,于当年入冬后由村里组织实施治理。为了组织实施这一惠民工程,村两委组织召开了3次坝坝会统一思想,沿线所涉两侧土地都无偿提供出来支持修排洪沟。
  经过几个月的抢修,目前一条长385米、宽2.2米、高1米,两侧用石头加混凝土砌筑起来的沟渠一期工程终于完工。如今,沟渠两旁的耕地重新平整起来,耕作层得到很好的保护,种植的越冬油菜苗长得绿油油的。
  这段沟渠,雨季可以排洪,旱季可以当机耕道用,耕作机、三轮车、摩托车、面包车、人行都没问题,解决了群众的多种问题。
  厚实的混凝土沟底、石混结构的两侧,构筑起了坚固的排洪沟渠。一期工程所涉的几十亩土地总算排除了水患,7户人家也不再有水淹之恙。“来年雨季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这下唐明光心里踏实多了。
  然而,二期工程还涉及上百亩耕地、20多户人家,续修二期还有400米,预算14万元的工程款从哪里来?来年雨季水患能否彻底根除?又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了孙安国心上。
  “只有再续修400米的二期工程,才能彻底解决我们这一带的水患问题。”“修渠资金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可否多方支持解决?”“群众靠干部,我们只有眼睁睁地盯着村两委的干部了。”坐在村民家的火炉边攀谈起治洪,大家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几户村民家里调查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出来,群众的期望值很高。说起来简单,干起来却是千头万绪,孙安国的压力很大。
  在箐坡山脚下发展避暑经济是部分群众的愿望,蒙古包、烧烤场、露营基地,是他们对未来的憧憬。目前二期毛沟已挖通,而山洪、沟渠、资金……村民口中提到的这几个字眼,一直在孙安国的脑海里萦绕。
  下午5点,孙安国的电话突然响起。虽是下班时间,他又马不停蹄地驾车奔赴下一个工作地点……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