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廖正明:
“花果山”上好风光

■记者 贾华
  1月23日,记者在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渔洞峡花果山上看到,果农廖正明正在果园里向前来学习果树种植技术的果农传授果树嫁接、修剪枝条等技术。
  “入冬后,做好引水管检修、枝条修剪等工作。还增购了一台适宜在果园里操作的小型旋耕机,用于除草、松土、施肥都很好。”廖正明说。
  据了解,廖正明从事果树种植有20多年了,于2003年获评“贵州省拔尖乡土人才”。他在花果山上种植的果树有杨梅、布朗李、枇杷、桃子等数十亩,一年三季都有果子销售。同时,他还在山上开了一家农家乐,每年经济收入理想。
  据廖正明介绍,花果山春夏秋都有果子成熟,枇杷、杨梅、布朗李一种接着一种销售。
  每年5月,花果山的枇杷园里挂满鲜果,前来采摘果子的市民一边采果,一边品尝。
  “由于枇杷是冬季开花、春季坐果,要挺过冬季的雪凝、春季的倒春寒和晨霜、春夏之交的冰雹后,市民才有机会享用。因此,初夏吃到贵州本土的枇杷果,很不容易。”廖正明说,布局好防冻、防晒、防旱等设施十分重要。
  每年进入6月,花果山上的布朗李基地就会迎来采摘水果的市民。山上种植的400多株黑布朗李、紫布朗李是从美国引进的,在当地不容易成功挂果。一旦遇到不良气候变化或倒春寒、冰雹等灾害,就会减产,甚至绝收。刚开始那几年,几乎没有正常收成,好几年没有果子上市。后来,廖正明增加了多项技术设施,李子挂果才转入正常,年产量达2万斤。
  20多年的果树种植经历,让廖正明深刻认识到,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一旦受损,一年白忙活,不但不挣钱,还要折老本。因此,传统种植方式必须向设施农业转化。
  廖正明有一个愿望,希望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对农业产业散户转型设施化大力扶持,增强种植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才能让他们有经济收入,不走靠天吃饭的老路。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