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扫描二维码,“码”上向人大代表提建议。 人大代表到东风镇人大代表联络站调研。 偏坡乡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网络构架图上墙。 ■ 记者 付先锐 常玥玥 杨琴
编者按:贵阳市乌当区人大常委会以区、乡人大工作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打造以代表之家为中心,代表联络站为延伸,代表联络室为特色,代表联络点为补充的“家站室点”四级履职平台体系,注重发挥“家站室点”基层治理的“前端触角”作用,拓展“联、商、督、促、智”功能“经纬线”,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在代表所在选区、代表居住地张贴代表联系卡,公布代表基本信息、联系电话和专属二维码,为群众联系代表提供多种渠道。设立123个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服务岗,推动“代表亮身份”“有事找代表”成为常态,开通“码上办”二维码平台,建立民意收集、表达、落实、完成“全流程闭环”机制。群众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快捷方便地反映问题和诉求,代表第一时间按程序办理后,及时将办理结果反馈群众并在智慧人大平台向社会公开,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愿、我有所为。不仅如此,开展工作评议、述职测评、民生实事“回头看”等重要监督工作时,通过线上平台评论、线下扫码留言,在减轻基层负担的同时,最大限度收集民意、汇集民智。
“码”上说马上办 服务群众“零距离”
2023年12月5日,在乌当区各乡村、社区的各宣传平台上,全部更新了“人大代表联系卡”,最显眼的是卡片上多了个二维码。
群众掏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直接给人大代表“讲问题”,提出意见或建议、表达诉求、寻求帮助。人大代表收到后积极跟进,及时办理。
“以前我们笋冲组几乎未安装路灯,群众夜晚出行非常不便。我通过扫二维码向人大代表反映了这个问题,没想到很快就有领导下来核实,几天时间就装上了新路灯。”偏坡布依族乡下院村笋冲组村民韦国平谈起扫码提建议,满脸笑意。作为普通群众,他没想过自己的意见“真的有人听”。
群众“码”上提意见,代表马上抓落实。这是乌当区畅通群众与人大代表联系沟通“云渠道”的重要举措。偏坡布依族乡人大主席陈其林介绍,近年来,乌当区一直努力推动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切实履行职责,赋能基层治理。陈其林说:“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选出来的,不只是为了一年开几次会,一定要真正发挥力量,为增进民生福祉做好服务。”
乌当区从全区层面,积极搭建了人大代表服务群众的多元化平台和渠道,通过把人大代表融入到网络化管理等举措,推动人大代表履职平台融入到基层一线、延伸到村寨社区。在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全乡总面积21.93平方公里,辖2个行政村,总人口2064人。“我们现有贵阳市人大代表1名、乌当区人大代表6名、乡人大代表34名。”陈其林介绍,乌当区根据各人大代表的工作地点、居住地点等,以就近方便原则,把各人大代表设置为相应网格的联系人之一。
“群众有问题,可以找网格员反映,也可以找人大代表反映。既让群众多了一条表达诉求的渠道,也因为有人大代表的监督介入,能够促进问题较快解决。”陈其林说。
构筑“五大平台”发挥“家站室点”作用
乌当区打造出以1个代表之家为中心、13个代表联络站为延伸、29个代表联络室为特色、84个代表联络点为补充的“全覆盖”履职平台,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助侨联系点、代表工作室等特色平台融合共建。在政务服务大厅等重要窗口,设置“人大代表”服务岗,进一步拓展代表“家站室点”的“联商督助智”功能,推动代表挂牌“亮身份”、设岗“亮职责”、述职“亮承诺”、考核“亮业绩”,在依法履职、为民服务中树立起人大代表的良好形象。
构筑密切联系群众的平台——采取“站内+站外”“固定+流动”“接待+走访”的方式,拓宽联系渠道,实现代表联系选民的全覆盖。把“家站室点”建设在群众家门口,点位覆盖全区所有村组、居委会,在乡镇(街道)办事大厅设立123个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服务岗,推动“代表亮身份”“有事找代表”成为常态。将立法联系点、驻侨联系点、代表工作室等特色点位与“家站室点”融合共建,实现场地共用、制度共通、人员共用,既拓展了功能,又增添了特色,还减轻基层负担。
构筑发展基层民主的平台——积极推进社区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把协商议事场所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拓展到“家站室点”,通过居民议事会组织人大代表和居民代表对民生实事、辖区重大事项进行表决协商,参与社区“四议两公开”决策等。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公民法治素养,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构筑推动监督工作的平台——联络站不定期组织人大代表、议事代表、群众代表,围绕辖区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营商环境、民生实事等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展视察和专题调研,及时反映政策落地、民生实事中的痛点堵点,督促有关部门抓好落实,有效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采取区、乡(镇)街道联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和区级工作部门工作评议等,为区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工作评议提供强有力支撑。
构筑助力基层治理的平台——以“家站室点”为纽带,促进家站室点与基层治理平台有效对接,解决了小区水管改造、居民活动中心设施完善、校门口积水处理、居民楼水表“一户一表”改造等一大批事关群众的“关键小事”,辖区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原本“站着看”的居民转变为“带着干”的先锋。2023年以来,区乡人大代表共236人进站(室)接待选民群众483人次,共收集意见建议238条,解决问题210个。
构筑群众监督人大的平台——迭代升级“智慧人大”数字化平台,实现“家站室点”各项功能的线上线下有序衔接。开通“码上办”二维码平台,在代表联络站、代表选区张贴代表联络卡,公布代表联系方式和专属二维码,群众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快捷方便地反映问题和诉求。建立民意收集、表达、落实、完成“全流程闭环”机制,将常委会监督、任免、决定、备案审查,以及代表建议办理、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群众反馈意见建议办理、代表履职考核等工作情况及时通过“智慧人大”平台向社会公布,并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将人大工作主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汇民意促民生 护航高质量发展
人大代表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力量,他们来自群众,熟悉群众,又比普通人更全面地掌握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乌当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周地醇介绍:“2023年以来,乌当区先后组织到六盘水等地学习,借鉴了‘码’上联系代表的优秀经验,结合本地工作实际,优化了‘智慧人大’平台,实现对代表信息、实事办理、方案建议、履职考核、群众意见、代表培训的网上管理,已构建起‘线上+线下’的代表履职新平台。群众扫码给代表写信,只是整个服务管理体系中实现群众联系‘零距离’的一个方面。”群众通过扫码留言后,信息会汇总到乌当区“智慧人大”后台,经工作人员审核后,将有效信息发送到相关人大代表手上,并进行跟踪,确保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不断提升“码”上说事马上办的公信力。
据介绍,2023年12月5日乌当区“人大代表联系卡”更新,并逐步在全区铺开,截至目前已汇聚各种民意400余条,涉及农村“五治”、养老、上学、医疗、办事等各个方面,其中,经过筛选后有效信息200余条,皆在有序办理中——
市、区、乡人大代表陈珊接到群众罗顺贵反映,偏坡村关口组的水库漏水严重,无法保障群众灌溉田地。核实后,陈珊将情况向相关部门反映,已决定将在近期进行修复。
在乌当区,人大代表不仅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力量,也是在各个领域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头雁”。
偏坡布依族乡农家乐协会会长陈红艳是偏坡布依族乡人大代表,也是民宿经营者和带头人。“作为农家乐经营户,我们最关心的是经营秩序和客源问题。”陈红艳说,她召集了辖区24家农家乐经营户组建了农家乐协会,引导好大家定好价格、统一好服务标准等,规范民宿经营秩序。“2023年初,我还汇集了农家乐经营户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向上级党委政府反映,得到了大力支持。”2023年9月,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组织了为期5天的“村歌村舞”活动,吸引游客约8.6万人次,增加旅游综合收入760万元。
“偏坡乡以辖区38家农家乐为载体,通过举办活动等方式,每年的旅游收入超过2000万元。”陈其林介绍道,“其中,很多乡村旅游发展带头人,都来自我们的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来自群众,受群众信任。下一步,乌当区人大将坚持发扬“四下基层”作风,用“脚掌”丈量民情,用“好机制”解决民忧,用“新办法”汇聚民智,与群众同甘共苦、打成一片,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