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遵义市汇川区检察院:
画好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
■通讯员 张夏晖 杨莹莹 高灵敏
  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让一个叛逆的孩子走进检察官的视线。小刘(化名)父亲因意外事故去世,跟随年迈的祖父母一起生活,其母亲一人在外务工维持全家生计,平时疏于对小刘的关心照顾。小刘高中辍学,其母亲希望通过不给生活费的方式逼迫其重回学校,受朋友相邀的小刘因法律知识淡薄、缺少生活费而触犯法律。在对其讯问时,检察官意识到,对这个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最重要的是让他回归家庭。为此,遵义市汇川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家庭教育指导站,向小刘及其母亲提供未成年人学习手册,开展家庭法治教育,就小刘母亲不给生活费及关心不够等不适当的监管行为,进行了家庭教育指导并送达督促监护令,引导小刘母亲加强对孩子的关心照护与沟通,改进监管方式,促进亲子关系缓和。小刘也主动与父母沟通,顺利通过考试拿到高中毕业证,并被大专学校录取,其母亲在生活上也加大了对其的关心。现在,小刘已开启新的校园生活。
  今年以来,汇川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始终贯彻落实《关于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联合妇联、关工委等单位关注问题孩子背后的问题家庭。针对监护关系差、父母疏于管教、教育观念有待加强等问题的重点家庭,委托区妇联、团区委,指派家庭教育老师、心理疏导老师,对当事人及父母开展心理疏导、亲子关系修复等指导,通过对未成年人的帮教和对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有机结合,双向发力,助推涉罪未成年人转变。
  积极履职护“未”明天
  “谢谢检察官,孩子父亲同意放弃监护权,让她跟我生活了。”这是遵义市汇川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支持撤销监护权的案件。
  小萌(化名)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每年春节放假时才返回老家。2019年至2021年,小萌(时约10至12岁)父亲回家过春节期间,先后多次在其家中对小萌实施人身侵害行为,对小萌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
  面对不负责任的父亲对女儿实施人身侵害的行为,汇川区人民检察院联动公安、民政、法院和村委会,共同为孩子提供救护、帮扶。在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同时,检察官支持被害人起诉撤销监护权,并获得法院采纳。
  被害儿童的状况时刻牵动着检察官的心。为了让他们尽快走出阴影,回归正常生活,汇川区人民检察院在司法救助中开启了一场场爱的接力赛,同时携手其他职能部门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同盟军”,解决孩子及家庭的急难愁盼。
  未成年人检察统一业务集中办理以来,该院在办案过程中积极发现其他类型的监督线索,通过支持起诉、撤销监护权、公益诉讼等衍生案件的办理,最大限度实现治罪和治理并重,通过全流程、全方位的法律监督,助推《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规定落到实处。
  多方联动传递温情
  “我为了自己能够轻松工作,虐待孩子,我对不起孩子的父母,对不起这份职业……”育婴师夏某某在接受检察官提讯时哭着悔过。
  原来小雯(化名,一岁八个月)的母亲将其有偿委托给夏某某全日在其家看护、照顾。期间,由于小雯母亲长期在外地且拖欠工资,小雯又比较调皮,夏某某便对其产生了厌烦、嫌弃心理。在照看小雯时经常采取手掌打、揪耳朵等方式对其进行殴打,同时,为图省事省心,每晚还使用鞋带、不锈钢棍子捆绑固定小雯双腿,致使其睡觉时不能动弹长达十多天,并造成了小雯双下肢勒伤和双侧胫骨骨折等严重后果。
  汇川区人民检察院院依托驻公安机关的未成年人“一站式”办案中心提前介入该案,引导案件侦查、审查工作,主动协助公安机关制作、完善讯问、询问工作。经走访调查后,检察官发现夏某某家庭困难、无力承担小雯治疗费用,小雯家庭也因案陷入生活困窘,并且案发后,小雯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并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救治。于是,办案检察官主动联系公安机关,建议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为小雯联系司法救助,经公安机关依法核实后,小雯一家符合司法救助条件,遂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向其家人发放了国家司法救助资金,传递司法温情。
  案件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后,汇川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小雯家人难以承担后续高昂医疗费,主动向区委政法委汇报案件情况及被害人家庭困境,在区委政法委的支持下,组织当地医院就小雯住院医疗费用一事进行了专门商议,最终与医院达成一致意见:暂缓催缴被害人小雯医疗费用,待民事赔偿诉讼终结后,再依规缴纳相关治疗费。实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办案目标。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司法机关的关心,为我们争取到司法救助金,帮助我们渡过难关,谢谢你们。”在回访中,小雯家人连声道谢。
  “被害人家庭一句句真诚的感谢,让我们倍感鼓舞,也更深刻地领会到何为小案背后的大民生。”汇川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张夏晖说。
  今年以来,汇川区人民检察院对被害困难家庭开展司法救助,发放国家司法救助资金8.5万元;联动多部门为4名被害人儿童解决转学、向基层组织及学校提供法律咨询300余条;联合妇联、民政、社区等单位就解决困难家庭就业培训、生活安置等问题;通过社会调查深挖孩子原生家庭的监护问题,帮助其重获健康身心。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