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现场,郭群兰现场解答群众问题。(铜仁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记者 喻玉
自全省“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以来,铜仁市各级人大代表聚焦高质量发展,积极履职尽责,听民声聚民智建真言,以实际行动推动活动取得成效。
鞠华国: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
鞠华国是石阡县困牛山村党支部书记。
作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他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努力为人民服务。
工作中,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急群众所急,盼群众所盼,通过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建立《困牛山村党员纪实台账》,设立党员先锋岗、志愿服务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等,不断强化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积极为人民群众做好服务,带领广大群众完善基础设施,发展集体产业,提高人均收入。
同时,带领困牛山村党员群众成立困牛山村级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创建困牛山品牌,积极谋划布局产业发展。立足石阡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挖掘困牛山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进一步探索创建“红色与绿色相结合”、文化与生态为一体的困牛山红色品牌。
目前,在鞠华国的带领下,困牛山村以“红色资源+村集体经济+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的组织方式,打造生态养殖场、绿色加工厂,“水稻+油菜”轮作带、林下经济产业带和精品水果园、生态采摘园、特色花卉园的“一场两带三园”生态产业集群。建成年出栏3000头生猪养殖场1个、菜籽油加工厂1个、综合生态采摘体验园1个;发展种植蜂糖李、沃柑、板栗、橘子、甜柿等700余亩。产业辐射带动86户213人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他带领困牛山村全体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困牛山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建设等,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科学规划基础设施,谋划发展布局。目前,困牛山战斗遗址展示园纪念碑广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陈列馆、红军步道、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等基础配套设施已基本完善。以困牛山红军壮举纪念碑为核心,一条跳崖壮举英雄路,长征步行体验、长征车行游览“两条环道”,三个红色自然村寨,一个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的“一核一路两环三寨一基地”的文旅景一体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何英: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何英是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2021年12月,当选为铜仁市第三届人大代表、万山区第三届人大代表。2022年12月,当选为贵州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自“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以来,何英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充分发挥自身是人大代表、妇女的优势,创新基层治理路径,履职尽责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旺家社区是铜仁市规模最大的跨区域易地搬迁安置点之一,总占地面积663亩,总建筑面积109.7万平方米,居民楼62栋,共安置思南、印江、石阡三个县的群众4029户17963人。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在履职过程中,何英定期上门走访排查,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了解群众所需所盼,为收集民情民意、撰写“接地气”的代表建议奠定了基础。针对群众反映出行不便的问题,在出席铜仁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在搬迁安置点增设公交车线路的建议》,铜仁市交通局很快进行了办理回复。2022年1月17日,旺家、龙生安置社区迎来了首辆公交车。
围绕搬迁群众就业难问题,专门帮助搬迁群众解决创业就业中遇到的办证慢、适岗能力差、找就业岗位难等问题,她想方法、找路子、勇创新,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就业。鼓励妇女利用空闲时间承接家政服务和手工编织订单,实现灵活就业。目前,已帮助200多名搬迁群众找到就业岗位,实现了每户至少一人稳定就业。
她带头建立“英姐来帮忙”工作室。群众只要有困难,首先想到“英姐”。该工作室的社区干部倾听群众心声,化解群众“心结”。在社区建立“悄悄话聊天室”,将群众的矛盾纠纷、心理问题化解在基层,为社区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氛围。
郭群兰:当好人民健康卫士
郭群兰,2021年被选为松桃自治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22年被选为铜仁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从医20余年来,郭群兰始终热爱卫生健康事业,工作兢兢业业,以实际行动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从遵义医科大学毕业后,她毅然决然回到松桃自治县人民医院,投身妇产科事业,用精湛医术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为不断提升医疗技术,郭群兰先后到多家著名医院深造,学习先进医疗理念与医技回馈父老乡亲。她在松桃率先开展了“子宫捆绑缝合术”“子宫全切术”等十多项新手术,推动松桃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腔镜手术,造福了苗乡危重孕产妇及子宫肌瘤患者。
她注重保护、挖掘、传承苗医药文化,发挥苗医药研究所专家的优势,号召苗医药研究所专家和传承人组织人员下乡上山采集苗药、制成标本。目前,已制作181种,620份苗药标本。并将租赁闲置房改造成“万能”苗医药综合大楼,设立苗医药标本展示、苗医药科治疗区等板块,有效保护和发展了苗医药。
经过努力,德才兼备的郭群兰被任命为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院长。在她的推动下,松桃自治县民族中医院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个,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1名,贵州省民族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1名,贵州省中医名医传承工作县级指导老师5名,铜仁市名医工作室1个,松桃自治县名医工作室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