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给农村儿童多一份爱
——凤冈县“童伴妈妈”打通未成年人保护“最后一公里”
  ■ 记者 钟明秀
  关爱农村儿童,助力乡村振兴。近日,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主办的“2023年乡村儿童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活动对推动乡村儿童发展贡献突出的项目地进行表彰,遵义市凤冈县荣获“童伴妈妈”项目“优秀传播县”称号。
  据悉,“童伴妈妈”项目是中国扶贫基金会于2015年10月发起的留守未成年人关爱项目。2019年7月,凤冈县获项目落地并实施,项目开展以来,该县围绕“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模式,建立县级横向联动机制,完善村级留守、困境未成年人监护网络,打通关爱保护农村儿童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凤冈县获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援助资金430余万元,项目惠及14个乡镇2.9万余名农村儿童。
  用法律护佑儿童成长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被宪法保护着。作为小孩子的你们,享有生存权、受教育权……”12月4日下午,在龙泉街道凤翔社区童伴之家,“童伴妈妈”刘旭丽正在为孩子和家长宣讲宪法。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为让这一天更有意义,刘旭丽早早地就备好了宪法宣讲课。利用讲课的方式,结合生动实例,向前来参加学习的孩子和家长介绍我国宪法的相关内容,突出宪法与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学习宪法和法律的热情,培养自觉守法的习惯。
  宣讲完毕,刘旭丽引导孩子们手拿画笔,在纸上画着心中的宪法,让孩子在绘画中感受宪法精神。
  “早上我们在学校开展了‘宪法晨读’活动,现在又听故事和画画,加深了我对宪法的认识。”凤翔社区留守未成年人李然然(化名)说。
  这是凤冈县积极通过“童伴妈妈”和童伴之家关爱留守未成年人、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的生动一幕。
  自项目落地以来,凤冈县为每个项目村招募一位专职“童伴妈妈”,服务于全村儿童,重点关注留守、困境未成年人。同时,建立村级儿童福利服务和活动场地——童伴之家,配备包括基础设施、图书、玩教具在内的标准化物资,定期组织亲子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等主题活动,阅读、绘画、手工、户外球类运动、棋类等日常活动,为留守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据凤冈县“童伴妈妈”项目负责人李银花介绍,“童伴妈妈”除了日常的活动之外,每周还会策划组织一次安全知识大宣讲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等。在传统节日,还会精心组织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各种活动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
  用关爱照亮孩子未来
  12月12日,暖阳如春。在进化镇沙坝村,“童伴妈妈”陈洪萍正忙着走访,向未成年人宣传安全出行、防火、防煤气中毒、安全用电等知识,提高孩子和监护人的安全意识。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和森林火灾易发高发期,眼看就要降温了,我们要抓紧时间开展冬季安全知识宣传。”陈洪萍介绍,沙坝村有700多名未成年人,许多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是她的重点关注对象。针对老年人不识字、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她便挨家挨户上门走访,确保他们能安全温暖过冬。
  一个人,便是一个家庭幸福的纽带。凤冈县充分发挥“童伴妈妈”的纽带作用,每月定期开展对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残疾未成年人的入户走访,通过“望闻问切”了解未成年人的学习情况、家庭成员、社交情况、心理情况、家庭经济情况等,如果遇到困难和需求,便在第一时间帮助他们解决。
  同时,“童伴妈妈”还协助村居两委维护未成年人的四大权利,即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当未成年人权利受到侵害时,“童伴妈妈”第一时间了解具体情况,对个案提出处理方案,并在个案处理后及时回访,确保未成年人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有了‘童伴妈妈’的帮助,我们懂得了依法带娃、科学带娃。”沙坝村村民牟霞笑着说,“童伴妈妈”具有爱心、责任心、包容心等多种优良品质,孩子们跟着她们学习家长放心。
  “‘童伴妈妈’肩负着孩子们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疏导、陪伴照顾等责任,有效弥补了乡村留守未成年人陪伴缺失问题,让他们在阳光下快乐成长。”李银花介绍,2024年,凤冈县将在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帮助下,实施“慧育希望”0-3岁儿童早教项目,填补该县0-3岁早教项目空白,为探索农村婴幼儿教育和未成年人保护提供服务平台,助力乡村振兴。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