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贵州省公安机关:
用心化解矛盾纠纷 全力当好“解忧人”
■ 通讯员 钱姿璇
  鳞次栉比的高楼,交错复杂的街巷,老贵阳的熟悉“味道”密集扎堆。护国路,便是这样一个容纳了岁月静好与人间喧哗的地方。贵阳市公安局南明分局中华南路派出所置身其中,在一排居民楼间与辖区居民共用一面墙、同赏一方景,时间长了,派出所的民警也被群众称为“邻居警察”,这也是派出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心化解矛盾纠纷,全力当好“解忧人”的真实写照。
  为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贵州公安紧紧围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部署安排,扭住源头预防化解矛盾工作不松懈,促进多元化解提档升级,全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全省各地公安机关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力,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把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化解在群众身边,把平安幸福“送”到群众身边,以别样的“进家”,守护一方平安,护航一方发展。
  树立预防工作理念
  “很多矛盾纠纷,是日积月累形成的,调解这些矛盾纠纷一是需要群众信得过你,二是需要具体情况特殊分析,三是需要多跑多说”。这是中华南路派出所社区民警罗林在调解矛盾纠纷中形成的经验。长期以来,该所积极探索“近邻警务”工作机制,深化派出所与办事处联动的多元调处机制,并积极融入“15分钟近邻生活服务圈”,用心培育“距离最近、身段最低、态度最暖、腿脚最勤”的“邻居警察”。
  “我们深化‘两队一室’改革,围绕‘平安不出事’,把更多警力、资源投入社区警务主责主业,社区民警常年在社区警务室点位上办公,和辖区群众当一家人。”中华南路派出所所长郭路说,社区民警驻扎在辖区中,就地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反诈宣传,能更好地推动社区警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贵州各地公安机关牢固树立“派出所主防”理念,及时搜集、发现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线索,多渠道掌握社情民意,全方位了解群众诉求,主动走访辖区居民,耐心解答疑惑,听取意见建议,提前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切实将矛盾化解在起始阶段、解决在萌芽状态。
  “无论如何都要感谢派出所的警官!努力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的你们很优秀!”在六盘水市公安局钟山分局黄土坡派出所调解室内,小林连连道谢,夸赞民警为其化解邻里矛盾,肯定了民警用心、用情的办事态度。
  原来,小林与邻居小周早年因为邻里纠纷一直不和,后期又因房屋楼层漏水问题引发矛盾。得知事情原委后,为防止矛盾升级,民警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为梳理清楚矛盾纠纷的根源,找准症结所在,民警分析了当事双方的性格特点,采用“面对面”谈心和“背靠背”劝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双方换位思考。最终,在民警的悉心劝解下,两家人从“对立”到“言和”,各退一步,达成和解。
  打造特色调解品牌
  走进北盘江镇金井村警务室,办公桌和柜子里有一叠叠矛盾纠纷调解台账分类整齐摆放。“我们的调解队队员都是布依族,在村里住了几十年了,人熟地清好做工作,能协助派出所的同志做一些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村里矛盾纠纷少了,老百姓的生活才越过越好。”金井村警务助理梁文顺说。
  梁文顺提到的调解队,是北盘江中心派出所以金井村为中心,打造的一支覆盖周边的特色调解队伍——“布依联调队”。金井村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寨,62%的群众都是布依族,大部分群众都只会说布依语,这对警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盘江中心派出所组织当地的布依族群众加入调解队,村里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也开展得顺畅多了。
  “父子俩打架,传出去大家怎么看啊……”前几日,金井村的梁某父子因为琐事发生争吵,随后大打出手。接到报警后,社区民警迅速组织“布依联调队”开展调解,一个小时后,父子俩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以后遇事不冲动,坐下来好好商量。
  为确保辖区平安稳定,“布依联调队”还协同派出所处警,加强本村及周边日常巡逻和平安法治宣传。
  贵州省公安机关坚持发动和依靠群众,不断创新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了一批务实管用的“公安+”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品牌”,用“品牌”的温度和力量助推基层社会和谐善治。
  构建多元解纷机制
  在绿茵湖派出所门口的墙上,挂着一块公告栏,民警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的过程和结果及时公布在上面,确保群众的问题有人管、有人办、有回应,群众亲切地称它为“回音壁”。
  在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民警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处理结果,及时向群众公布和反馈,将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从被动受理转变到主动介入,从口头劝说到正式调解、从平息简易纠纷到化解疑难杂症,小小“回音壁”让当地群众非常满意。
  “我们是多年邻居,平时相处不错,闹成这样实在不应该。感谢警官和律师让我们了解法律,以后绝对不会再动手了!”在江口县公安局凯德派出所大厅里,因为买卖发生矛盾的陈先生与邓先生向民警、律师不停地表达谢意。得益于派出所与辖区律师事务所共同开展的“警律联调”机制,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二人握手言和。
  “驻所律师作为置于矛盾调处双方、公安机关之外的第四方,通过高度专业化和极具说服力的解释,更好地为当事双方答疑解惑,让双方知晓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表达诉求,寻求诉求的共同平衡点,大大降低了矛盾双方的对抗程度,加快了矛盾化解进程。”凯德派出所办案民警说,把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贯穿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过程,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矛盾纠纷源头预防调处化解工作体系效能,让冲突双方心服口服。
  贵州公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常态化开展万警进万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隐患活动,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注重抓早抓小抓苗头,全面排查梳理各种不稳定因素,推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源头稳控措施和多元化解机制,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和问题发现在早、化解在小,把公安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