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树立正确审美观 遏制整形低龄化趋势
  ■ 何勇
  近年来,每年寒暑假、毕业季,都是学生整形的高峰期,“暑假整容”“暑假变瘦”等也成为社交、短视频平台上的热门话题。
  青少年“整容热”高烧不退,且整形呈现低龄化趋势,原因有多方面,有医美机构推波助澜的因素,他们通过营销宣传在潜移默化之中制造“容貌焦虑”。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眼下病态的、畸形的“白瘦幼”审美观的流行,致使许多青少年审美观、价值观出现了严重偏差,不少未成年人把整形当成了人生的重要投资、必选项目,甚至有的不惜贷款整形。
  俗话说,治病救人,对症下药。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给青少年学生“整容热”现象降温,遏制整形低龄化趋势,除了完善法律,强化监管,严格规范医美行业广告、严格限制为未成年人实施整容外,关键是要引导青少年以及家长树立正确、科学的审美观,缓解“审美焦虑”,进而自觉拒绝没有必要的过早整容、过度整容,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发力,形成合力,久久为功。
  首先,监管部门有必要以法治和行政手段对日渐流行的“白瘦幼”畸形、病态审美进行适度地过滤和屏蔽。一方面,可以参考一些国外做法,对演员、歌手、模特、网红等公众人物设置与身高相匹配的最低体重标准,限制甚至可以考虑直接禁止体重严重偏瘦以及有过整形特别是过度整形的明星、网红拍戏、网络直播、登台演出、参加电视节目等,引导他们向大众特别是未成年粉丝传递正确、科学的审美观,不为病态的、畸形的“白瘦幼”审美观提供市场。另一方面,有必要限制智能手机、相机、美颜软件以及短视频直播平台等为用户提供瘦身、美白等美颜功能或效果,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真实的外貌世界,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接纳和体会每个人身上不同的天生美、自然美。
  其次,社会、学校和家庭要补足审美教育这一课,传递正确、科学的审美观,纠正错误、畸形的审美观。青少年学生“整容热”高烧不退,“白瘦幼”畸形审美日渐流行,应当说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从小缺少审美教育有关,导致不少人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美,把外表的美貌当成评价一个人美的唯一标准,忘记了“心灵美才是真的美”。有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整容,已经由工作驱动转变为被单纯渴望变美所驱动,为悦己而容。在这一点上,不仅大中小学需要加强审美教育,而且要面向社会大众开展审美教育,切实提高全民审美品位,引导全社会认识到整容造成千人一面的“网红脸”,不是真正的美,而是庸俗的美、扭曲的美,健康、善良才是一切美的前提。
  再者,传播正确的人生成功的价值观,纠正受错误成功价值观误导的不科学审美观。在《相貌的溢价:为何俊美人士更加成功》这类著作和“颜值即正义”等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下,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外貌美丽是走向成功、获得爱情的必要条件,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内在能力和良善品质。社会应少宣传“白瘦幼”式成功人士,特别是要少宣传一味靠颜值取胜的网红、流量明星。如此,方能引导青少年认识到,整形虽然可以对人的外表形象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美貌绝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通道和前提条件,真才实干才是个人实现成功的重要基础。青少年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提升个人内涵,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非必要不整形。
  总而言之,真正的美发自内心,青少年需摆脱不必要的“容貌焦虑”,最重要的是挖掘自身的内在美,健康、阳光、自信才是青春真正的模样。正如新晋偶像、北京冬奥会冠军谷爱凌在接受采访时所言,美不是瘦,美是有力量、有自信、有健康。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