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贵安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成立,不仅是贵阳贵安与学校成立的第一个市域产教联合体,也是全省第一个正式成立的市域产教联合体,联合体的成立势必对贵阳贵安,乃至全省各市(州)产教联合体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谈到“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产教联合体”成立的作用和意义,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天仪说,他从三个方面对如何更好地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提出意见。
提高站位 高度重视 强化做好市域产教联合体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职业教育的论述中强调,“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源源不断为各行各业培养亿万高素质的产业生力军,让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上也有广阔空间。要出台灵活有效的优惠政策,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文化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近年来,接连出台的有关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文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高度关注产教融合。
2021年10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从“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健全多元办学格局、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内容、优化校企合作政策环境”等,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进行了深入的阐释,贵州省以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下发了落实意见。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在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基础上,对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是党的二十大后,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教育改革工作的首个指导性文件;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破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重大改革,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职业教育改革新主张、新举措、新机制。这个《意见》概括起来就是“一体、两翼、五重点”。“一体”,即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两翼”,即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五重点”,即围绕职业教育自立自强设计的五项重点工作: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几乎每两年就出台一项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而且文件一次写得比一次更具体、更有操作性,有顶层设计、有任务导向、有政策支持,特别是到《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政策体系和明确的任务指标。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深入学习贯彻,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度发展。”杨天仪说,成立市域产教联合体就是“两翼”中的“一翼”,即市域产教联合体,成立市域产教联合体,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这是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走深走实的具体举措,这是贵阳贵安高站位抓职业教育的具体表现,充分体现了贵阳贵安党委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具有高度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担当,值得全省学习。
找准定位 明确目标 精心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特色 5月初,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提出要打造一批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2023年前建设50家左右,2024年底前再建设50家左右,到2025年共建设150家左右的市域产教联合体。
“贵州要建好市域产教联合体,要重点把握三个层面。”杨天仪说。
从宏观层面看,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市域产教联合体不是对以往校企合作、职教集团、职教联盟等形式的简单突进,而是通过成立联合体,把学校和政府、学校和园区、学校和企业,更加紧密地联合在一起,真正发挥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的先天优势,相互促进、相互提升。要提供人才培养成长通道。通过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让学校更加清晰地知道产业急需什么样的人,园区企业也更加清楚学校能培养什么样的人,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和人才就业周期,满足学校和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全面支持国家发展战略。通过遴选有条件、有基础的地方进行先行先试,把地方积极有效的创新政策和经验做法进一步上升为顶层设计,进一步服务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制造强国、科教兴国、乡村振兴等国家发展战略,自下而上提升国家战略推进活力。
从省内层面看,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贵州时,指出贵州要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并要求贵州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成立市域产教联合体也要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这个关键。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产教联合体致力于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引领大数据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对推动贵阳贵安数字产业发展,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实施数字经济战略,服务全省数字经济发展上具有重大作用。贵阳贵安市域产教联合体成立,为推动全省各地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带了好头。要把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推广,辐射带动,全省各市(州)职业院校都要主动与驻地或省里有关产业园区主动对接,打造各自特色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深入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推动学校企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从单个层面上看,要拓展视野打造特色。成立市域产教联合体,不仅是政府、园区和职业院校的事,还要把与产业园区、与企业有人才需求相匹配的本科院校也吸纳进来。要紧盯贵州重点产业和属地产业情况,量身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政府、园区、学校三者要紧密对接,要把贵州本土企业拉进来,合力打造符合属地经济产业发展,推动贵州“四新”“四化”,有自身特色亮点的市域产教联合体。
加强领导 形成合力 推动联合体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杨天仪希望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推动联合体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贵安新区管委会要加强对产教联合体建设的统筹指导,将产教联合体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人才战略规划进行全盘统筹,加大制度创新,建立产教协同创新治理机制,加大金融、财政、税费、土地、信用、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激励政策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形成各方协同联动支持产教融合发展的合力。
产教联合体企业要积极参与到大数据产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深度参与联合体职业院校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标准、教材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环节,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推动形成同数字经济市场需求相适应、同大数据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
产教联合体中职、高职、本科学校要以联合体的建设为契机,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全方位、全过程融入贵州省大数据发展战略行动,对接企业行业需求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企业订单班人才培养,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合作开展分段培养或贯通培养,构建深度融合的共同目标。
产教联合体科研机构要充分发挥科研攻关优势,围绕大数据产业,与企业、学校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打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转移链条,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促进技术创新、工艺改进、产品升级,解决企业实际生产问题,为服务贵阳贵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