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1版
发布日期:
贵州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
书写检察改革“贵州模式”新篇章
2022年1月5日,贵州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正式挂牌成立。

检察官在乌江干流巡河。

贵南高铁沿线铁路护路联防专项宣传活动启动仪式。
乌江画廊。

  ■ 通讯员 陆庆歆 记者 任莉
  让65年“老危桥”变“安心桥”,当好跨区划涉铁安全生产公益“保护人”;促使乌江干流构皮滩水电站生产安全、航道通行安全隐患基本消除,以“检察蓝”护航乌江两岸水清岸绿;建立法治宣传队进企业、进学校,全力营造爱路护路的良好法治氛围……
  这是贵州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的部分成绩。2022年1月5日,贵州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举行成立揭牌仪式。该院的成立,是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现实需要,是落实中央、最高检关于跨行政区划检察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全省检察布局的重要部署。
  一年多来,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不负韶华,砥砺前行,用实实在在的成绩,书写了跨行政区划检察改革“贵州模式”新篇章。
  当好涉铁安全生产公益“保护人”
  “感谢检察机关的推动,让我们现在走在新窑桥上感到安全,现在娃娃放学回家走在桥上,我们都要放心多了。”今年5月10日,在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新窑桥公共安全公益受损案检察听证会上,新窑村群众代表激动地道出肺腑之言。
  于1958年建成通车的新窑桥,横跨沪昆铁路线,至今已有65年历史,存在违规建设供水管道、护栏年久失修、超限超载现象严重等问题。因涉及铁路、公路、水务等多个层级职能部门,一直未得到有效整改。
  2022年3月,省人民检察院成立了以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为主体的省、市、县三级专门办案组一体化办理该案。最终,在专案组推动和多部门共同发力下,新窑桥拆除了违规架设供水管道、桥体得到系统修复、加强了超限超载管控治理,安全防护功能全面提升,65年的“老危桥”,终于变成了“安心桥”。
  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铁路运输安全和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关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自成立起,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就落实省委关于安全生产的部署要求,坚持底线思维,立足检察职能,以跨区划涉铁重大安全隐患为重点,推动解决铁路沿线重大安全隐患和周边环境治理,切实当好跨区划涉铁安全生产公益“保护人”。
  ——开展涉铁安全生产专项工作,与在黔铁路站段联合签订《关于全面加强涉铁领域公共安全公益诉讼协作的工作意见》,组织铁路沿线检察机关签订《关于加强跨行政区划公益诉讼协作配合的工作意见》,联合贵州省交通厅、贵阳铁路办事处、贵州省护路办成立省外部环境隐患整治督导检查组,排查、处置安全隐患50余次。2022年,共受理涉铁安全生产公益诉讼线索16件,立案8件,发出检察建议7件。
  ——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制定《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对涉铁隐患点加强监督督促整改,对行政机关回复整改的案件,确立逐案跟踪回访机制。
  ——开展“为企业办实事”活动,对办案中发现的企业生产经营监管问题发出检察建议2份,帮助企业堵塞经营漏洞,规避法律风险,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年多来,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跨区划公益诉讼独特优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办理好跨行政区划案件,为平安铁路构筑坚固屏障,为平安贵州贡献检察力量。
  打造贵州跨行政区划检察工作“新名片”
  悠悠岁月,画廊乌江。
  位于余庆县的构皮滩水电站是贵州省“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乌江流域最大的水电站。曾几何时,构皮滩水电站河段及上游季节性存在大量固体漂浮物,不仅使乌江“颜值”受损,更存在危及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影响通航安全的重大隐患。
  如今,影响航道通行的漂浮物全部打捞完毕、河道污水直排点被排除、职能部门多次开展乌江干流全河段巡查……
  乌江干流构皮滩水电站河段,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水清岸绿。
  “我们一致认为本次以公益诉讼促进绿色发展,是贵州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各被监督单位与检察机关同心同向,积极配合履职尽责,整治成效明显。”作为贵州省首例跨行政区划涉大江大河治理公益诉讼案——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参与办理的乌江干流构皮滩水电站河段公益受损行政公益诉讼案,在公开听证会上得到听证员们的高度认可。
  跨行政区划检察改革是检察机关重要的司法体制改革任务之一。面对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全力推动跨行政区划检察工作“一横一纵”两个平台建设。其中的“一纵”,就是以办理跨行政区划的公益诉讼案件为载体,建立检察机关一体化的纵向协作平台。上述该院参与办理的乌江干流构皮滩水电站河段公益受损行政公益诉讼案,只是其中典型缩影。
  如今,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创新,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在跨行政区划检察改革工作方面,取得了系列喜人成绩。
  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跨行政区划公益诉讼工作,制定《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跨行政区划公益诉讼工作实施方案》,在深度调研和案件办理的基础上,向人大提交了修法建议,形成监督合力,促进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制定《贵南高铁生产安全公益诉讼专项活动工作方案》,成立专项工作组,实地走访、排查隐患,协同配合、多方联动,组织贵南高铁沿线铁路护路联防专项普法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贵南高铁沿线社会治理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确保贵南高铁安全建设和高效运行;
  开展高铁站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推进我省高铁站无障碍环境建设,满足特殊需求群体对无障碍设施设备的实际需要,全力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
  自成立以来,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共受理跨行政区划公益诉讼线索27件,移送线索10件,立案12件,发出检察建议8件。
  多方协作新机制不断推出,发力平台搭建不断增多,社会治理手段不断丰富,在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的推动和努力下,一个着力构建各尽其职、配合有力的“跨区划改革共同体”正在逐渐形成,一张贵州跨行政区划检察工作“新名片”正在显现。
  凝心聚力织密法治“宣传网”
  2022年6月24日,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贵州铁路地区团组织“法治宣传小分队”授旗授牌在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举行。
  开展爱路护路宣传,有效扩大爱路护路宣传社会效应,切实压减铁路交通事故和各类危及铁路运输安全的事件发生,是这次“法治宣传小分队”成立的初衷和使命。
  “从成立之初,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牢牢把握检察机关宪法法律定位和时代要求,深入贯彻‘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与铁路部门共同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织密法治宣传之网。”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然而,织密法治宣传之网,绝不能单打独斗,只有达成法治共识、形成合力,才能取得“1+1>2”的效果。
  一年多来,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制定《涉铁大走访活动方案》,对全省23家涉铁企业进行实地走访,通过开展法律服务帮助企业筑牢安全“防火墙”;
  举办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班,组织检察干警、铁路站段负责人、涉铁企业代表同堂培训,切实提高检察干警、铁路员工维护涉铁安全生产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专业素养;
  创新普法宣传形式,组织编印《法治宣传教材》和《法治宣传菜单》,“点菜式”服务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法治宣传小分队成立以来,走进贵阳工务段、动车所、车辆段等站段开展法治宣讲14场次。
  与在黔14家铁路单位联合成立“法治宣传小分队”,同铁路企业共同拍摄《老王不慌》系列5部原创普法短视频,并联合开展禁毒宣传、防范养老诈骗等普法宣传4场,共同织密法治宣传之网,让法治宣传工作走深走实。
  奋楫正当时,扬帆再出发。接下来,省第一地区检察院将聚焦跨行政区划检察改革的重点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跨区划独特优势,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为平安铁路筑坚固屏障,为平安贵州、法治贵州贡献更多检察力量。
  (本版图片由贵州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提供)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制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法制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