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案例
企业高管收到不雅视频 主角竟是“自己”
  收到带有“不雅视频”的彩信
  3月26日,浙江省金华市新狮街道某公司高管王先生在开会时,手机收到了一条彩信,点开后竟然是一段“自己”和一个女子在酒店里开房的“不雅视频”。随后他收到一条信息,让他马上用钱来解决这件事,否则就转发给通讯录好友。
  王先生一下子蒙了,自己明明没做过这样的事,为何会有这样的视频?仔细观察后,他发现视频里的“自己”眼睛好像有些不自然,且与现实中自己的体态样貌不符,明显不是自己,立即向警方求助。
  无独有偶,另一家企业的高管张先生也收到一条手机彩信,点进去一看吓了一跳,里面的内容竟是自己和一个陌生女子的“小视频”,并要求张先生在“规定时间”内尽快与其联系,不然就把视频发布出去。好在,张先生瞬间反应过来,意识到这是一段用软件合成的视频,选择了立即报警。
   瞄准企业高管目标人群
  “该类案件中,不法分子在网上大量搜索公民个人信息,下载证件照片等素材,利用AI换脸技术伪造人脸动态视频,制作成淫秽视频后,通过短信发送给‘选定目标’,进行敲诈勒索。”婺城分局新狮派出所民警朱凌琰介绍,如果王先生和张先生轻信了对方的话术或者为了保全自身名誉而转账,就会让不法分子得逞。
  此类诈骗通常有以下三个明显特征:
  首先,受害人的身份以男性高管、企事业单位干部居多。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高管、领导的照片等个人信息会进行公示,不法分子在网络上查找方便;二是不法分子牢牢抓住高层领导注重维护自身及企事业单位名誉的心理,企图进行敲诈勒索。
  其次,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技术批量伪造视频,“不雅视频”的素材通常是同一个模板制作。
  最后,此类“小视频”的制作往往不那么精细,有很高的重复性,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的破绽。
  警方提醒:生活中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当收到来路不明的照片、视频时,不要慌张,仔细辨别视频真伪,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此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个人及单位信息,特别是正面照,如有疑虑,留存图片、视频、文字等相关证据,及时向警方求助。
  (据《人民公安报》)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DDCPC.COM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