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倩和学生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 通讯员 李雨涵
徐倩与清水江的相遇,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有了预兆。2020年暑假,为期两个月的支教生活让徐倩深入了解了与她同样出生在大山里的这群孩子们,看着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她期盼着他们能够冲破束缚,主导自己人生的航向。
2021年9月,贵州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选拔,再一次点燃了徐倩心中支教的火种。2022年8月,徐倩便与她的队友们一起奔赴清水江畔的锦屏县第四中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工作。至此,她与清水江的故事,在锦屏县第四中学的校园里展开。
徐倩带着老师们传授的知识,带着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带着想要给学生带来一些改变的心情,正式站上三尺讲台。成长教育课堂里,她跟学生们分享着她的成长经历,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自身命运的掌控,如石块激起的水中涟漪,很快又归于平静。倒是外面世界的精彩,吸引着他们无限向往。
这对初为人师的徐倩来说,还是有些小失落。但这种失落并没有让她后退,她说:“我知道,要想走进他们的心里,引导他们变成更好的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徐倩尝试着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们交流,就像当初她的老师与她对话一样。她会在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给予鼓励,会在出差回来时给学生捎上小礼物,会在课堂抽奖时奖励全班一套试卷,会在新冠和甲流肆虐时细心陪伴,也会在学生调皮捣蛋、不交作业时给予严厉批评。
同样,学生也会在徐倩心情不好时给她写小作文,偷偷塞到她手里,会在各种节日里送上他们亲手制作的小礼物,会在特殊时期叮嘱她一定要戴好口罩,会在她出差不在学校时给她打电话确认她还会回来。就这样简单的陪伴,学生开始课上认真听讲,课下主动到办公室问问题,开始在意每次考试成绩,开始关心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开始憧憬美好的大学生活。那一刻,她知道,希望的火种已经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是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心中坚定的信念,也是新时代青年践行社会责任与担当的真实写照。迄今为止,贵州大学已经选拔派送了一百多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陆续深入祖国西部,为社会主义基层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而每一届研支团成员都像家人一样,在支教地相互扶持,默默耕耘,共同进步,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
作为贵州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锦屏支队的一员,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这一年里,徐倩与队友们相互挂念,在节假日准备小惊喜,在生病时相互照顾,在被学生气哭时默默安慰。他们一起克服了众多困难,度过了无数美好的日子,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家人,她从未畏惧过支教过程中的任何挑战,而是用炽热的青春将青年的使命与担当这篇论文书写在祖国西部的土地上。
一年支教生活即将结束,离别之际,难免不舍,不言过往,不问归期,在这最后两个月的支教时间里,徐倩表示,将倍加珍惜与学生、队友以及老师们相处的分分秒秒,共同放飞青春的梦想。她与清水江的故事会像江水一样,生生不息,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