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山里娃绽放体育梦
——榕江县体教融合为学生打造多元化成长空间
  ■ 记者 钟明秀
  绿茵场上,足球少年大秀球技,引全场欢呼雀跃;
  舞台中央,独竹漂少女翩翩起舞,赢观众阵阵掌声;
  聚光灯下,体操健将风采绝伦,获满堂连声喝彩。
  时下,榕江“村超”正如火如荼进行,火爆全网,火出国门。榕江一系列特色体育运动也被“搬”到了“村超”现场,成为这场足球盛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县、贵州校园足球试点县以及贵州体操之乡,长期以来,榕江县践行科学育人理念,高位推进体教融合,坚持体育教育从娃娃抓起,将校园足球、少儿体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等体育项目纳入地方课程,切实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为学生打造多元化成长空间,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做大“足球+”文章 振兴乡村教育
 “加油,加油!”“好球,好球!”
  在榕江县车民小学,同学们利用课间时间开展足球比赛,场上奋力拼搏,场下氛围热烈,俨然是自己的“校FA”。
  “看他们在场上比赛,我也巴不得去比一回。”谈起踢球,场下观赛的四年级学生朱依依兴致勃勃。作为班级体育委员,她十分热爱足球,从小便开始练习,如今已掌握了足球的基本技能,更加向往能上场比赛。
  “在我们县,足球教育是大众运动。孩子们从小就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了解足球,热爱足球。”在场边观赛的校长杨亚江说。
  足球运动在榕江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从20世纪40年代足球运动传入榕江,到今年“村超”火爆出圈,离不开榕江县委县政府对足球教育的重视。近年来,该县积极探索以足球、体操、篮球为主,其他体育运动为辅的“1+N”体育教育模式,为“体育兴城”涵养氛围,为学生全面发展夯筑根基。
  作为“1+N”体育教育典型学校,车民小学结合学生喜欢运动、爱好踢球这一特点,把足球引进校园,确立了以足球运动为主,羽毛球、乒乓球等为辅的体育教学模式。
  杨亚江介绍,为让孩子们运动起来,学校积极引进足球教练,在每个班级组建足球队,按照差异性、趣味性、实践性的原则,开设足球入门、足球技巧提升等兴趣课程,结合学生特点分级分类培养。同时,通过开展足球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参加各级比赛等,让学生既能在竞技中积累实战经验,又能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并同步把有足球运动潜质的学生甄别筛选出来,为上一级输送足球人才。
  如今,学校已形成人人有足球、班班有球队、周周上足球课、年年搞足球比赛、人人都参与的良好局面,更多学生体验到足球运动的乐趣。
  截至目前,榕江县有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14所,县级足球特色学校40余所。各中小学校园足球男女生球队在全省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全省校园足球试点县(区)足球夏令营选拔赛、全省青少年“菁英计划”试点学校足球比赛等省州各级赛事中多次荣获冠亚季军。
  “近年来,全县各校取得的优异成绩说明了我县青少年在足球运动方面的巨大潜力,我们将充分发挥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县的优势,做好‘足球+’文章,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榕江县教育和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廷超表示,榕江将通过打造足球训练基地吸引国内外足球学校、俱乐部等来此交流训练,不断挖掘足球产业背后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交流功能,提升榕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擦亮体操名片 夯实成长之基
  下午四点半,榕江县古州镇第二小学二年级学生陈数一如既往地来到学校体训中心,备战全省艺术体操比赛。“学习体操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开阔了我的视野,给了我拼搏奋进的力量。”陈数说。
  体操,被称为运动之父,是所有项目的基础,是一项儿童成长发育的启蒙运动。榕江是贵州体操之乡,体操运动在这片土地上具有深厚的底蕴,林莉、肖莎、刘榕冰、杨胜超等体操世界冠军、全国冠军,都来自这个美丽的苗乡侗寨。
  “榕江体操培训启蒙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我校体育教师张光远成立的少儿体操兴趣小组,开启了榕江少儿体操培训的先河。”据古州镇第二小学校长杨贤泽介绍,在张光远的带领下,一代代体操人为榕江山里娃打下了专业体育基础,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体操走出了大山。
  作为体操启蒙学校,古州镇第二小学开展体操进校园已有60多年,为深化体教融合提供了有益尝试和实践经验。
  “现在每学期培养体操兴趣的学生30个左右,我们将体操融入校园,就是为了让孩子在锻炼中增强体质,让更多孩子了解体操,喜欢体操。”古州二小体操教练曾潘潘说,目前,学校以实现“教会、勤练、常赛”和“发现、培养、输送”竞技人才为目标,促进青少年素质全面提升,跑好培育优秀后备人才的接力棒。
  体操运动在榕江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良好氛围,当地既抓竞技体操,也提倡快乐体操,是贵州最早推动快乐体操进校园的县份之一。截至目前,全县有10多所学校开设了体操课程,让孩子们在娱乐中锻炼,在玩耍中增强体质,塑造完整人格,实现以体育人的强大作用。
  发展传统体育 传承民族文化
  6月10日晚,榕江“村超”超级星期六足球之夜如期开启。足球场上,身穿少数民族服装的榕江县民族中学学生在独竹上时而“金鸡独立”,时而“贵妃醉酒”,精湛的技艺、惊险的动作让现场观众连声叫好。
  独竹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7年,榕江县将独竹漂项目引入校园,并在榕江县民族中学推广,让这项传统技艺得以更好地传承、发展。
  榕江县民族中学副校长李怀荣介绍,独竹漂在学校推广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2011年、2015年,榕江县民族中学独竹漂队代表贵州省参加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民运会暨少数民族运动会,两次荣获表演技巧类项目一等奖。
  除了开设独竹漂兴趣班外,学校还将侗族大歌、苗族芦笙舞、侗族舞蹈、高跷、蹴球等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体育竞技等技艺引进校园,并安排每周二、周三下午最后一节课为民族民间艺术课,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通过优化“特色课程”,榕江民中已成为榕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省州重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贵州省民族教育特色示范学校,还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第一批民族优秀艺术文化传承先进学校。
  榕江民中开设的民族文化兴趣班是榕江县大力开展民族体育文化进校园的一个缩影。为更好地将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好,榕江县各中小学大力开展“一校一品”创建活动,将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芦笙、刺绣、蜡染、高跷、蹴球等民族艺术文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学校,融入课堂,实行“学科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特色教育与素质教育相渗透”的教育模式,创建了10余所“侗族大歌”传承学校、10余所“侗族琵琶歌”传承学校等特色教育学校,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实现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DDCPC.COM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