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观点
   刘庆峰(全国人大代表):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推进老龄守护
  我国养老服务保障不断健全,社会福利体系日益完善,各地正积极开展各类科技适老服务的创新。但我国养老服务在适老化服务、智慧康养、老年人情感陪伴等方面仍有待提升。
  老年人“数字鸿沟”仍然存在;老年康复产品的智能化、实用性仍需要提升;老年陪护关爱有待提升;社会公共服务供给需要加强。针对养老护理人员短缺现状,加快推进康养机器人的成果转化,在康复训练和安全监护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开展社区机构等多场景的应用试点,支持相关成果转化及应用推广,增强医疗卫生机构为老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为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实现陪伴关爱,推动陪伴机器人专项课题研究,尤其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品支撑。支持相关的多模感知、情感计算、主动对话、虚拟形象等相关关键技术与陪伴机器人产品研发。布局创新平台,支持基础与应用研究,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健康状况取代年龄约束,扩大老年文化服务和健身服务供给,营造优待、善待老年人的良性氛围。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中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需求权益,为老年人的健身娱乐等服务提供更加合理的支持,保障老年群体的活动权利。
   迟日大(全国政协委员):
  满足老年人线下业务办理需求
  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服务转移到线上办理,削减线下实体服务网点的设置,势必导致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享受社会公共服务权利的弱化。例如,线上预约挂号功能,“人脸识别”“指纹认证”等数字生物技术核验身份等。
  医疗、社会保险、银行、生活缴费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和领域应当贯彻普遍服务原则,必须保留一定的线下经办网点,必要时还应当设置一定数量的老年人关爱窗口,满足老年人的线下业务办理需求。其相应的线上网站、APP等应当借助大数据、实名制、数字生物识别等技术手段,开发老年人子女等家庭成员与其关联账号、为其代办业务等功能。
  蒙爱军(全国政协委员):
  让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
  为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职能部门部署开展了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工作,互联网企业和有关机构抓紧落实相关改造措施,取得了初步成绩。但近半数老年人仍迫切需要老年人专用APP,同时智能手机的字体小、广告多、弹窗不易关闭等也困扰着他们。适老化改造势在必行。从市场角度出发,未来老年人对数字生活的需求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企业要做好适老化产品,才能把握住“银发经济”带来的红利。
  淘宝目前推出了长辈模式,相较于标准模式,字号加大、更加清晰、操作界面也更简单。甚至一些社区、养老院和志愿者机构等也行动起来,在教会老年人使用互联网与亲人联系或进行休闲娱乐的同时,还传授“避坑”经验,帮助老年人提升网络素养、识别各种“套路”,从而安全地网上“冲浪”。
  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需要使数字化适应老年人需求,而不是单纯的让老年人接受数字化发展。因此,加快数字服务适老化改造,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记者 欧洁 整理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DDCPC.COM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