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师德师风法治化提振师道尊严
  ■何军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锻造人才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一位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高素质教师,必然会以自己的言谈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记忆中,笔者上学时老师们总是敦敦教导,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满满的正能量,让人倍感振奋,让人激情满怀。
  然而,合肥某高校这位副教授的言论却让人深感遗憾,甚至震惊。这是一位教授该说的话吗?这是一位老师该说的话吗?师德何在?尤其令人痛心的是,这位教授的言论却不是个例。近年来,已发生多起高校教师发表不当言论引发争议的事件。这不只是哗众取宠的问题,而师德的缺失,是师德的沦丧。
  毫无疑问,师德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优秀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循的职业行为准则,其先进性与高尚性高于一般的职业道德,是学校灵魂所在。而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高校教师则是打造这支队伍的筑梦人。高校要做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最为核心的是拥有一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因此,抓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的必修课、重头戏。
  印象中,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从未缺席,但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过去很长一个时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主要通过社会道德来约束管理,而社会道德只有约束性,属于思想建设,尽管违反道德也会受到批评,严重的甚至受到处分,但是与法律的制裁相比,其性质、程度和方式都有较大的区别。这就导致一个结果,一些高校教师感觉不痛不痒,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任意妄为大放厥词、胡说八道,把师德师风抛在一边,因为他们心里有句潜台词:说些出格的话又不犯法,违反师德师风又不违法。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的约束,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就不能提升。随着我国教师师德师风问题日益突出,以及我国法治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深,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法治化成为必然。可以说,重视法律法规在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既是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也是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的本质要求,更是应对高校教师师德师风问题日益突出的客观需要。
  令人欣慰的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构建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学校办学法律支持体系”,要求首先从国家、地区到学校,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一套完善的师德师风管理、监督体系;其次学校层面逐步建立完善的师德考评机制;同时,教师作为师德师风法治化的主要参与主体,也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总之,要想高校教师自觉遵守教育道德,就必须要有法律的支持,通过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进行立法,在法律层面约束师德师风行为,才能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只有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推向法治化轨道,才能维护高校教师职业形象,提振师道尊严。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DDCPC.COM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