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倾注民族文化 重振旅游产业
  ■ 甘婉霖
  随着防疫政策优化,人口流动频密,各地旅游景区重现兴盛景象。新形势下,贵州文化旅游产业如何抢抓机遇加速发展,夺回疫情造成的损失,已成为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弘扬优势倾注民族文化,是再造贵州旅游雄风的加速器。
   贵州民族文化具有独到优势
  贵州少数民族在生存发展中,衍生了千姿百态、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以其独特性、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成为中国和世界的“软宝藏”,成为贵州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支撑。
  相比其他省市,贵州民族文化具有独到的优势。
  其一,贵州民族文化更具有多样性,“七普”数据显示,贵州少数民族占比为36.44%,比全国平均数高出27.55个百分点,为全国之最,比云南还高出3.32个百分点。少数民族有53个,亦为全国之最,比云南还多5个。高比例的少数民族和多样化的民族构成,使得贵州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态民族博物馆”。原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说,“贵州各民族多样性的生存状态及其文化,超越很多时尚文化,极具终极性价值,为全世界树立了一面镜子。”
  其二,贵州民族文化更有差异性,满足游客好奇心。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地占87%,时常可见“一山不同族,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的奇观,风格迥异的口音和歌舞,神奇莫名的习俗和绝技。各族群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应对自然灾害兴起各种祭祀文化:应对林木害虫有敬雀节,应对翠竹干枯有敬竹节,应对涝灾有龙舟节和祭“小白龙”,应对干旱有招龙节和敬龙祈雨……全省每年累计有各种节日1046个,让时间保持人们创造时的形态,成为文明的产物,又促成对环境的保护。
  其三,贵州民族文化更有乡愁味。贵州是非遗大省,而非遗更具乡愁味和参与性。截至2022年,全省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占全国总数的7.1%;国家级99项,占全国总数6.4%,是各省市平均数的两倍;省级628项1025处,非遗工坊2500余家。国家级非遗苗族古歌、刻道、瑶族猴鼓舞、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布依族八音坐唱、水族马尾绣等等,群芳争艳、璀璨夺目,侗族大歌更是荣登世界非遗名录的瑰宝,这些民族文化承载着世居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循着这种乡愁,参与乐在其中,领略文明旨趣,抚平心灵皱褶,成为无数游人的渴求。
  其四,贵州民族文化更具大智慧。英国逻辑学家奥卡姆发明了“奥卡姆剃刀原理”,即“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简单有效原理”。例如理发,在贵州,以镰刀剃头出名的从江岜沙苗寨,就过着这种生活。岜沙至今仍对亡者实行“树葬”——不留坟头,仅栽一小树作标记,“山河在,大树在,生命就在”,从不滥伐树木。被著名学者余秋雨称为“最贴近生命的乐观主义,最让人感觉到生命的赞歌。”贵州因土地有限,“看菜吃饭”的生产,简单生活,物我两忘。这种“上得殿堂、下得田坎”的民族文化警醒世人,只有借重民族文化智慧,合理调整经济取向、产业结构、生活方式,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现状
  余秋雨2007年到访贵州,就感慨说:“贵州之行给我补了一课。贵州民族文化是大文化,给人类以恩惠,为现代游客点亮古代的灯,把色彩还给自然界。”
  新世纪初,贵州就以打造“原生态民族文化世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实施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发展规划。2002年就制定了非遗保护条例,专门建立保护机构,均为全国“第一个”。全省每四年举办一次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每年举办能工巧匠大赛、歌舞大赛。2005年“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初试啼声,并持续举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原生态国际摄影展等活动,树起了响当当的文化品牌。各类比赛10000余场,电视观众数亿人次,还联合淘宝网搭建“多彩贵州旅游馆”。
  特别是在省和市州两个层面,均年年举办文化旅游发展大会,让民族文化挑大梁展风采,吸引众多国内外旅客,成为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火车头。
  “十二五”期间,贵州旅游总收入、接待总人次就分别位列全国第15位和第17位,进入全国第二方阵。2019年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呈17.2%和30.1%增长。即使受疫情影响的2021年,仍分别增长8%和15.9%,增速远超周边省份。被联合国推荐为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目的地的黔东南州,以“民族原生态,锦绣黔东南”为旗帜,以侗族大歌、多声部苗歌、反排木鼓舞、锦鸡舞等民族文化为名片,赴欧美等国展演1000余场,并在全国“魅力城市”争夺中,力压群芳斩获殊荣。近五年,全州文化旅游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主要指标均居全省前茅。
  但是,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人造风景泛滥等问题。个别县份投入数亿元、用地数百亩,模仿现代公园风格,忽略民族文化应用,建成五年多来游人寥寥。
  全力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用好民族文化,照亮贵州旅游产业的明天,时不我待。
  首先,要前瞻性洞悉游客胃口和市场变化。当今世界,旅游市场发生一个突出变化:由于自然美景比比皆是,游客往往登了东山就不想再去西山,游了此水就不想再游彼水,但情趣各异的民风民俗,因其更具互动性、刺激性及观赏性,可以跨越不同文化、不同年龄、不同国度,成了游客最合口味的“大餐”,殊途同归的旅游产品。
  因此,应将民族文化作为贵州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发掘特色元素,聚合品牌效应,推动文化产业化、产品差异化、旅游品牌化,在世界发出更大响声。
  第二,创新宣传推介,着重打好“乡愁牌”。乡愁的载体,更多是非遗为主的民族文化,勾起人对历史、家园、人伦的回味和牵念。随着经济社会结构变化,人们变得原子化、个体化,容易陷入孤寂感,看见异乡的花开,忘记家乡的油菜,成了精神上的个体户。乡愁帮游子敲开老家的门,循着儿时的痕迹,吮吸熟悉的味道。乡愁也帮游客奔赴田园,优雅于袅袅炊烟和悠悠牧歌,简单地吃食、散漫地谈笑、安全地入睡、开心地醒来,找回生活的原味。应紧扣这种共情需求,精致策划乡愁项目,吸引游客涌入。
  第三,设立民族文化应用专门机构。目前省市县文旅部门和少数企业,均设有民族文化研究等机构,但其作用较为单一,也有的将其功能并于其他机构,使其淹没于众多工作中。只有设立民族文化应用专门机构,才能改变“无人管”“不好管”“不会管”“多龙治水”等现状,最大限度整合资源、用好资源。
  第四,加速基层民族文化队伍建设。在不少县市,民族文化挖掘、整理不力,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人才短缺。当务之急是,降低门槛、简化申报,扩充县级非遗传承人。
  加大力度注入民族文化,新时代贵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历史性回报和高质量发展,必将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贵州商学院)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DDCPC.COM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