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说法
第03版:关注
第04-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校园
第08版:交流
标题导航
强教育惠民生促发展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争取中央支持成效显著
作风建设持续巩固
“双减”工作扎实推进
开放合作硕果累累
“美的教育”深入人心
基础教育“从有到优”
职教育人建设“技能贵州”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校农结合”彰显担当
“校农结合”拉动乡村发展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亮点五
开放合作硕果累累
2022年8月23日,2022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开幕,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开幕式并视频致辞,菲律宾、柬埔寨等东盟国家政要及中国和东盟教育部长出席会议并充分肯定活动举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线下出席2022交流周并给予“圆满成功,今年办得好!”的高度评价。
2022交流周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成立,“中国-东盟多彩智慧学院”上线。首次获批科技部国家外专局线上出国(境)培训试点项目,首次实施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管理硕士项目,与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东西部协作粤黔教育帮扶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成效明显。截至2022年底,贵州1379所学校与广东1138所学校实现结对帮扶,两省共同选派40名校长、316名中层管理人员及专任教师“组团式”帮扶贵州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贵州大学等6所高校分别与华南师范大学等6所广东高校签署7个合作协议。
■链接
山海携手架起“友谊桥
”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是中老两国间的一座友谊之桥,也是中老两国之间沟通合作的媒介。”2019年从贵州民族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老挝留学生言希,先后参与了中老铁路建设、中国援老挝邮电技术学院项目等数个中国援助老挝工程项目,他也因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成了建设企业间的沟通桥梁。“没有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也没有我的今天。”言希说。
2008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跨越山海应运而生,受到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共同呵护与建设,持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双方教育合作与交流,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共建共享平台。作为交流周永久会址所在地的贵州,以教育为媒,用十五年的发展与实践践行了“平等互信、开放创新、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合作精神,用担当与行动诠释了“坚定不移坚持对外开放”的时代使命,奏响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合唱。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举办15年来,为中国和东盟的各个国家搭建了一个优质的教育交流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我们与中国高校在校际互访、学术创新与合作、师生互派等方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在今后的合作中,我们将进一步通过推进留学中国项目等方式,培养更多会讲中文、懂得中国的高级中文人才,为两国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储备。”泰国格乐大学校长杨金泉说。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DDCPC.COM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