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铜仁消防
“一二三三”模式提升水域应急救援能力
  ■ 刘杰 付明月
  为全面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扭转长期以来乌江水域溺水事故高发频发的被动局面,铜仁市消防救援支队主动想办法、出实招、开新局,以沿河自治县城区乌江段为试点,变被动的事后救援为主动的事前预防,通过“一二三三”模式持续发力,全面开启乌江水域应急救援新局面。今年暑期以来,该支队共组织水上巡逻700余次,制止不安全游泳行为1000余次,开展便民服务300余次,防溺水宣传165场次,营救各类遇险群众25人,协助消防站扑救火灾5起,群众利用共享救生器材装备成功处置初期火灾5起,营救溺水人员6人。
  组建一支水上救援快反分队。铜仁消防救援支队结合水域救援有效施救时间短和现有救援装备展开时间长的实际,依托沿河现有消防执勤力量,在政府码头选址成立铜仁首支有预案、有人员、有装备、有执勤用房的水上救援快速反应分队。快反分队集水上救援、火灾扑救、消防宣传、便民服务为一体,配备冲锋舟、皮筏艇、水域声呐探测器等各类型水域救援装备。选派五名精干消防指战员,每日上午开展水域救援训练,提高救援能力,中午至晚上9点群众游泳高峰期开展全河段巡逻。
  建设两类共享式救援器材岗亭。铜仁市消防救援支队结合“灭早、灭小、灭初起”和“快速、高效、安全”的原则,探索建设两类共享式救援器材岗亭;合理设置8处快反式消防器材共享岗亭。引进共享理念,通过沿街设置固定岗亭,巧妙地将使用率低、配置率低、安全价值高的消防器材装备实现社会共享,让消防安全变得触手可得,初步实现了火灾扑救快速反应功能、消防宣传功能、便民利民功能、政企参与功能、多方力量联动功能;科学布置应急救生点。在溺水事故多发河道沿岸,科学设置了25个配有救生圈、救生衣、救生杆的共享式防溺水应急救援点,确保一旦发生溺水事故,周围群众可在第一时间利用救生点的救生装备进行池岸赴救或直接赴救,实现了水域救援装备社会共享。
  统领三支防溺水志愿队。只有把工作重心放在提升全民的安全意识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铜仁市消防救援支队发起成立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防溺水志愿巡逻队。辖区重点单位积极响应,轮流安排人员参加志愿巡逻队,兵分两路对乌江沿岸生产生活的群众进行警示教育、喊话提醒、及时劝返;发起成立教职工防溺水宣传队。结合溺亡者大多是在校学生的实际,由消防部门牵头,教育部门积极响应,协调辖区游泳池增设游泳课程,不断满足学生学习游泳技能的需求,从而变被动的堵为主动的疏。通过开学第一课、微信群、短信群发等形式提醒广大学生严防溺水。通过和家长签订暑期防溺水责任书和发放防溺水宣传资料的方式,让家长真正担负起学生暑期安全管控责任;发起成立水上执法人员防灭火分队,让乌江航道管理部门主动承担起各类船舶消防安全检查排查工作,并为执法船舶配备了干粉灭火器和随船机动泵,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第一时间利用舟艇上消防装备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减少反应时间,最大程度提高灭火效率。
  探索三栖联动救援新战法。铜仁市消防救援支队结合水域救援实际,探索“水陆空三栖联动”救援新战法。一旦发生水上事故,快反分队驾驶冲锋舟携带无人机飞手,在视野宽广的乌江水面,遥控无人机携带轻质救援装备,快速向事故水域集结,实现了“机随人走、人随船走”,大幅缩短了途中时间,解决了遥控距离过远导致的不可控因素,无人机的空路为消防车的陆路和舟艇的水路推进提供第一手现场信息,对于救援行动的展开、战术的部署至关重要,无人机第一时间将救生器材抛投给溺水者,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遇险人员的安全,水陆空协同作战、优势互补,机动高效。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FZSHB.CN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