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七一特刊
第03版:七一特刊
第04版:七一特刊
第05版:七一特刊
第06版:七一特刊
第07版:七一特刊
第08版:七一特刊
第09版:七一特刊
第10版:七一特刊
第11版:七一特刊
第12版:七一特刊
第13版:七一特刊
第14版:七一特刊
第15版:七一特刊
第16版:七一特刊
标题导航
凝心聚力促发展 履职尽责谱新篇
创新“四智”只为人民满意
做优做强民事检察护航高质量发展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优做强民事检察护航高质量发展
召开检察听证会
法治宣传进校园
■王恋 记者 黄祖祥
做强民事检察,促进司法公正,是新时代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应有之义。面对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具体工作实际,毕节市检察院聚焦法律监督专项检查,勇于刀刃向内自我革新,竭力做优做强民事检察,依法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提高站位,查纠整改走深求实。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毕节市检察机关认真学习《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指引》等文件,切实提升干警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民事法律监督重要性的认识,并由毕节市检察院统筹,对2018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受理的2169件民事检察案件开展全面自查,发现存在的文书制作不规范、说理性差,诉讼活动监督质量相比抗诉、再审检察建议监督质量较差等系统性问题。
严格筛查,线索移送走质求准。毕节市检察机关建立虚假诉讼监督、一般生效裁判监督、重大监督案件等重点案件专项台账,载明监督理由、回复采纳情况,不采纳原因等案件信息。对检察机关监督发现原审存在明显问题,监督过后法院依法采纳的案件,对原审、原执行案件承办法官属于无心之失还是有意为之进行再筛查,检察机关案件承办人首先进行梳理,再由部门负责人、分管院领导进行审核把关,最后由毕节市检察院进行集体研究筛选,确保自查已办案件不留死角。毕节市检察院通过5次集体研究,最终移送审判、执行人员问题线索16人26案,法院组织自查后,相关审判、执行人员主动承认办理案件期间存在收受当事人财物、接受当事人吃请等各类问题,涉及9人12案的一批问题线索,检察机关已启动调查程序,民事法律监督移送问题线索精准度为100%。
精准监督,交叉检查走精求效。毕节市检察机关通过前期自查掌握的本地法院易发的虚假代理、违法公告送达、财产保全、执行等审判、执行活动突出问题协商同级法院提出特定范围案件台账,借助中国裁判文书网、检察机关智慧民事裁判监督系统进行全面检索,审查,逐批清理消化法院移送案件台账,对存在明显审判、执行程序违法的86件重点案件和对离任法官、工作人员涉嫌违法违规代理民事诉讼的356件案件,已移交各县区检察院跟进监督。2021年1-5月,毕节市两级检察院提出抗诉、再审检察建议10件,发出审判、执行活动监督检察建议44件,仅6月,全市提出民事抗诉27件,发出审判、执行活动监督检察建议117件。抗诉、再审检察建议案件数比去年同期增长370%;审理、执行活动监督检察建议发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766.67%,全市民事法律监督明显提速增效。
协商攻坚,共建共享做优做强。通过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毕节市检察机关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工作实际,从制度建设入手,牵头起草关于毕节市政法单位加强民事案件办理工作机制并向同级法院、公安局、司法局征求意见。通过集思广益,各单位就如何加强工作衔接、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实现各政法单位民事案件办理质效提升提出大量宝贵修改意见建议。目前《关于建立民事案件办理监督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已经定稿并进入会签阶段。该工作机制明确了政法各单位之间案件信息互通共享、重大案件会商、检察机关在法院设立民事监督接待窗口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为解决各政法单位民事案件办理突出问题进行有益探索。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FZSHB.CN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