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节中院召开调度会议安排部署审判执行和信息化工作
织金法院工作人员向参观者介绍智能档案盒
当事人通过无纸化办案捺印■曾仁勇 张娟 记者 黄祖祥
高质量完成“公正司法天平工程”建设,实现科技法庭100%全覆盖、庭审直播100%全覆盖、人民法庭专网100%全覆盖;
融合应用“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能化平台,提升审判执行效率;
打造集“智能中控、数据仓库、可视调度、集约管理”于一体的执行数据中心,实时提取分析、在线呈现执行业绩态势,为研判全市法院执行质效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承建全省智慧执行大数据平台,推动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标的物精细化管理、数据可视化监控、质效动态化评估,为全省法院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经验;
……
近年来,毕节市两级法院以建设“人民满意好法院”为目标,以“智慧法院”创建为抓手,创新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服务、智慧效能“四智建设”工作机制,着力推进全市法院信息化应用,有效提升办案效能和服务水平。
2020年,在全省审判执行信息化应用年度考核中,毕节市中级法院位列全省第一,荣获“全省法院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在全省基层法院信息化应用年度考核中,织金县法院、黔西市法院、纳雍县法院包揽全省前三名。
破难题推进智慧审判 补齐短板强根基。为推进智能化建设,着力破解智慧法院建设和应用不均衡问题,毕节市两级法院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守好网络安全“责任田”,着力打造网络安全2.0版,系统提升安全防护、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运维保障能力,筑牢网络安全屏障,夯实数据安全基石。对照智慧法院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涉40多项指标开展专项整治,着力补齐智能化基础薄弱等短板问题,高质量完成“公正司法天平工程”建设,实现科技法庭100%全覆盖、庭审直播100%全覆盖、人民法庭专网100%全覆盖。
多措并举抓统筹。毕节市两级法院坚持“实用管用、节约建设、狠抓应用”的原则,重点完善智慧法庭、智能辅助、电子卷宗等核心审判业务平台建设,建成电子卷宗深度应用智能系统,提升办案效率。坚持“一盘棋”,常态化研究部署毕节市两级法院信息化工作,将信息化应用与审判执行同调度、同督促、同推进,有力促进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注重树标杆作示范,充分发挥织金县法院作为全省智慧法院试点示范带头作用,以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广织金经验,以点带面促全市法院信息化应用整体提升。2020年毕节市两级法院立案自动回填13536件,智能文书编写5240件,电子归档6563件。
智能辅助赋新能。毕节市两级法院将智能化辅助贯穿于立案、开庭、结案、归档等关键节点,在案件管理平台嵌入智能文书编写、智能文书纠错、刑事智能辅助、批量电子签章、类案同步推送等“智能模块”“智能化引擎”助推办案质效,同时强化“数据铁笼”监督,规范办案流程,促进了数字正义。毕节市两级法院运用政法跨部门办案平台办理刑事案件4130件,反馈结案文书3901件,进行电子换押5071人次,交付犯罪执行2456件。毕节市中级法院政法跨部门办案平台二审文书反馈率98.71%,位居全省第一,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率达到95.74%,排名全省第二。
重集约推进智慧执行
“中心”支撑。毕节市两级法院融合图像识别、机器学习、安全交换、智能巡查等技术,打造集“智能中控、数据仓库、可视调度、集约管理”于一体的执行数据中心,汇聚管理执行案件电子卷宗、执行视频、执行文书等司法数据,实时提取分析、在线呈现执行业绩态势,为研判全市法院执行质效提供有力数据支撑。依托执行数据中心实现全市法院“三统一”管理,即执行事务统一指挥、执行案件统一管理、执行事项统一协调。完善集约化管理、繁简分流机制,细化“一案一账号”执行款管理机制,确保执行案款管理零差错。通过创新管理机制提升了执行效率,规范了日常管理。
“平台”管控。在省高院指导下,毕节市两级法院承建全省智慧执行大数据平台,构建智慧执行“1+4+10”系统建设,即一个平台、四个系统、十项对接。打通数据壁垒,先行先试推应用,奋力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推动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标的物精细化管理、数据可视化监控、质效动态化评估,为全省法院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经验。2020年10月以来,毕节市两级法院实体化平台办案6186件,初次接待1338次,发布执行通知1665次,发起网络查控3347次,发起送达7870次。
“数据”共享。毕节市两级法院与住建、工商、银行、民航、铁路等相关单位合作,加强网络对接和数据共享,强化失信惩戒力度,对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限制出境。向毕节市发改委、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服务平台等定期推送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融媒体公布被执行人名单,充分发挥联合惩戒作用,压缩失信被执行人的逃债空间,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2020年,毕节市两级法院共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1908人次,限制高消费14318人次,促使失信被执行人自动履行金额共计2722.13万元。
抓融合推进智慧服务 “一张网”办理。毕节市两级法院聚焦群众诉求抓实智慧诉讼服务这一民心工程,融合移动微法院和诉讼服务平台,构建互联网诉讼服务互补互促体系。畅通移动微法院网上立案渠道,安排专人快速响应反馈,配备自助立案终端,实现网上立、自助立、就近立、跨域立,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递交申请立案材料。开通“云间法庭”实现远程开庭,通过电子送达、网上调解等信息化举措减轻群众诉累,让诉讼服务更有温度。2020年,毕节市两级法院开展网上立案9584件,网上开庭1130件,网上送达23082件,网络拍卖6426件。
“一站式”调解。毕节市两级法院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充分挖掘线上解调力量,积极发挥130多名网上调解专家作用,利用音视频等调解方式,促进调解方式由线下转到线上,提高网上办理、网上流转、网上留痕效率。2020年在线调解案件14750件,诉前委派调解11514件,调解成功9865件。及时规范录入涉诉信访事项信息,做到应录尽录,提高信访信息化管理水平,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供决策参考。2020年,毕节市两级法院信访平台受理案件586件,办案率100%,在全省多元化解应用考核列全省第二。
“一次性”公开。毕节市两级法院以“主动公开、依法公开、及时公开、全面公开”为原则,创新推进司法公开平台应用,以阳光、透明、便民的“一次性”司法服务公开促进数字正义。开通结案文书网上纠错、公开审批、电子签章功能,严格规范文书校对、排版印制、信息屏蔽等,切实提升公开文书的质量。2020年,毕节市两级法院公开裁判文书66107件,裁判文书上网率位列全省第三;公开审判流程77755件,有效流程公开率列全省第一;庭审直播41895件,网上观看1755万次,位列全省第三;毕节市中级法院直播5965件,位列全省中院第一。
强保障推进智慧管理 专业化强技能。毕节市两级法院以“信息技术岗位大练兵”活动为抓手,建设政治过硬、专业过硬的技术团队。通过统一招考专职技术人员和购买服务充实运维保障力量,提升全市法院信息系统运行保障能力。结合应用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考虑办案人员工作忙、时间紧,灵活采取“短”而“精”的专项培训,直击问题进行实操演练,培训更接地气、更有效率。2020年,毕节市两级法院共组织电子卷宗智能应用、电子换押、文书纠错、移动执行等专项培训12期,解决干警“不会用、不敢用”等问题。
精细化促督导。毕节市中级法院梳理分析工作流程和重点难点,对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和深度应用等时效和质量要求较严格的工作,制作“流程指引”明晰思路,挂排“时间指引”提升效率,细化“数据指引”提升质量,编写“技术指引”熟悉操作。通过精准化指引,干警信息化应用更加熟练。工作中,针对一般薄弱问题,采取重调度、勤跟进措施,技术部门开展月调度、周通报、日提醒督促指导应用,紧盯整改;针对共性疑难问题,采取强督导、专项整治措施,整合毕节市中级法院审管、执行、技术等部门力量,实地督导现场解决问题,确保整改到位。2020年,开展专项督导3次,发布工作通报12期,工作提示14期。
自动化增效能。毕节市两级法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拓展无纸化办公新路径,加强智慧管理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办事效能。适配国产化办公自动化系统打造“指尖上的移动办公”2.0版,实现公文收转、出差审批、车辆派遣、考勤管理、物资申领等事项网上审批。推进党组会、审委会无纸化汇报,进一步规范网上议事、表决管理机制,尽可能减少纸质材料,提高会议效率。强化廉政监督信息化应用,实行人脸识别打卡,按月填报“三个规定”记录,将廉政风险监督预警系统应用纳入考核,让纪律监督“触角”延伸到细微之处。2020年,毕节市两级法院无纸化网上办事2508件,网上办文1270件,信息发布112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