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护苗绽芳华

——记遵义市播州区检察院“播撒检爱”未检团队

字数:1,499 2025年03月11日 基层
  ■ 通讯员 侯濛萌 记者 姚强
  今年2月,一场特殊的“直播”刷屏朋友圈——检察官化身“带货主播”,用风趣的语言讲解“依法带娃”妙招,吸引数万家长学习;开学季,她们“变身”法治副校长,为孩子们量身定制“防欺凌”“防诈骗”课程,用案例故事点亮少年儿童的前行之路……这一幕幕场景,正是源于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检察院“播撒检爱”未检团队的坚守。这支由女性组成的团队,用专业与温情织就未成年人“保护网”,先后获评“遵义市三八红旗集体”“遵义市检察机关先进集体”“遵义市播州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
   以法为犁撒希望
  “检察官姐姐,我现在跟着爸爸一起学技术,生活很充实。”听到小明(化名)的电话,检察官欣慰地笑了。两年前,这个少年因盗窃摩托车被抓,播州区人民检察院受理该案后,“播撒检爱”未检团队对小明开展了社会调查,通过调查得知小明由父母监护,但因家长疏于管教,导致小明误入歧途。
  “因心智不成熟而实施犯罪的未成年人,像是‘长歪的小树’,需要有人将它扶正。”检察官综合考虑小明的涉案原因、认罪悔罪态度、帮教条件等因素,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设置了考验期。考验期内,检察官委托家庭教育指导老师对小明的父母开展指导,督促家长正确履行监护职责。与此同时,检察官多次走进专门学校观察小明在校表现,并向全体学生开展法治讲座,为学生们答疑解惑。考验期满后,小明没有违反规定,检察官依法对其作不起诉决定,助力其走上人生正轨。
  为了给未成年人提供更加专业的帮教救助服务。2024年8月,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检察院联合民政部门建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服务中心,会签《关于建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服务中心的工作方案》,明确联合帮教救助、司法社工队伍培育等多项内容,有力促进专业化办案和社会化帮教的衔接。
  创新普法护成长
  “今天不卖口红不卖包,专推‘法律监护三件套’。”“出租‘两卡’赚提成?别做诈骗工具人。”……校园里,“播撒检爱”未检团队设计的“普法脱口秀”课程场场爆满,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2022年以来,“播撒检爱”未检团队走进辖区多所中小学校,开展法治进校园百余次,在学生、教师、检察官之间建起“朋友圈”。团队人员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将案例改编成情景剧、短视频,用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讲解法律知识。
  除此之外,“播撒检爱”未检团队还积极协助学校完善预防性侵害、防控校园欺凌工作机制,参与校园周边治理活动,办理校外培训机构经营乱象、校园周边娱乐场所治理、网吧违法接纳未成年人等公益诉讼案件,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其中,督促规范校园培训机构行政公益诉讼案,推动相关部门完成播州区200余家校外培训机构的排查整改工作,该案获评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领域法律监督典型案例。
  多方联动建机制
  为把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工作做得更实,“播撒检爱”未检团队创新构建“1+N”联动机制。与播州区妇联共筑家庭教育防线,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让“甩手家长”变身合格父母。同时,该团队联合播州区卫健局、公安机关共建未成年人“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一次性”完成询问、身体检查、检材提取等工作,避免给被害人造成“二次伤害”。联合播州区教体局建立法治副校长工作制度,以制度推动法治进校园有序化、规范化。
  为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该团队制作未检工作白皮书、专项报告,推动播州区委、区政府制发《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细则(试行)》,进一步细化报告义务主体职责,让教师、医生等责任主体成为保护“前哨”。
  此外,“播撒检爱”未检团队还以政协提案形式建言献策,主要关注完善未成年人帮教方式与措施、加强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方面,3份提案获评优秀并纳入党政督办,极大地促进了未成年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