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三多村”的蝶变新生
  ■ 记者 谢禄林 黄祖祥
  走进毕节市七星关区响水乡青山村,一栋栋小洋楼美观大方,一条条宽阔干净整洁的通组路、串户路、旅游步道,将整个彝寨串联起来,法治广场、法治路让整个村寨平添了浓厚的法治氛围,村民房前屋后的玫瑰园里玫瑰接受冬天的洗礼静待春天的到来开枝发芽——如同一幅美丽山村水墨画,处处呈现出一幅平安祥和的景象。
  “以前我们村很穷,是一个矛盾纠纷多、上访多、打架斗殴多的‘三多村’。”青山村党总支书记、主任王思雪说,如今的青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党的政策和法治创建。近年来,青山村以党建为引领,依托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以构建“一园二场四中心”为载体,将法治创建与产业发展、乡村基础建设、群众生活深度融入,推进新时代乡村法治化建设进程,助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获得“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全省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村”“贵州省深林村”等称号,2021年,青山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荣誉称号。
  法治建设融入新生活
  “自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以来,青山村已‘旧貌换新颜’。现在有矛盾就找村里调解,甚至直接走司法程序。”王思雪说,前不久,村民王某和陈某因土地闹起了纠纷,两人商谈达不成和解后,来到村委会申请调解。村党总支副书记杨伟和村副主任邓成杰立即接待了他们,并前往土地纠纷现在进行查看。了解事实情况后,经过说理说法,很快就将此纠纷化解,王某和陈某握手言和。
  村民法治意识显著提升离不开法治建设。
  “为了提升村民法治意识,我们着力将彝语、汉语‘双语’普法融入基础建设中。在法治广场建设上,设普法长廊、法治墙、‘普法林’、法治大屏等设施,使群众近距离地感受法治文化、法治精神,让群众在法治广场游玩观景中耳濡目染法治进程和法治文化精髓,在娱乐休闲中培养良好的法治意识,因地制宜的多让群众接受特色法治文化熏陶,实现‘景在法中,法在景中’。”王思雪说。
  在青山村,村民们接受法治洗礼的地方还有的是——青山双语普法文艺宣传服务队经常开展文艺汇演、唱普法山歌;青山禁毒教育园地免费开放;巡回法庭不时在该村模拟法庭开庭审理案件,村民可进行旁听;村级法律顾问李军不时为村民上法治课……
  “三多村”已成历史,如今的青山人过上了平安幸福的日子,做事依法、遇事找法蔚然成风。
  村民自治成常态
  2016年起,青山村被列为“民主法治示范村”进行建设打造。响水乡党委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在青山村安排了下挂支书,调整了驻村干部,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以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推动村民自治进程,规范村级事务管理,从源头上遏制各种不良现象的发生,走民主法治之路,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发展。
  近年来,青山村严格实行村民自治工作,成效明显。
  村务公开栏里,村里每月各类事务的公开事项一目了然。青山村按照“自己的村规自己定”和“以人为本、全民参与”的原则,制定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对产业结构调整,非生产性开支等群众共同关心的事项,按照村民意见作出决定,村务决策由“少数人说了算”转向“村民当家作主”,村里重大事务则从“为民做主”变成“由民做主”,种种方式的转变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青山村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为依托,让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发展,做到“私事不出家、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形成基层自我治理的长效机制。
  “在青山村,民主、法治的观念深入人心,如今的青山村社会秩序稳定,干群关系融洽,经济发展加速,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王思雪说。
  新产业推动新发展
  2017年以前,青山村一直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部分村民只能靠外出务工补贴家用。借着脱贫攻坚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的“东风”,青山村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载体,组织成立法治主题农业产业园,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规,聘请资深律师作为法律顾问为村民答疑解惑,在产业园运营发展全环节贯穿法治宣传、法治理念,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目前,青山村农业产业园种植玫瑰1826亩,种植蔬菜等高效农作物种植1700余亩,养蜂320桶,辐射带动发展民宿、农家乐,特色农产品观赏采摘园,辣椒烘干加工厂等产业。2019年以来,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近1000人,转移就业总收入近3000万元,实现法治创建与村级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同步融合。
  “我种了八亩多玫瑰花,不仅可供游客观赏,也可进行售卖并且凭着现在发展的乡村旅游,我也可以在家门口务工,增收的门路多了,日子也过得红火了。”青山村村民陈方林说。
  现如今,青山村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等,打造了“乡村+有机农业旅游”“乡村+采摘体验旅游”“乡村+手工民艺体验”“乡村+康养旅游”等一批乡村旅游新模式,打破民族村寨以往传统单一的发展模式,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发展。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15 DDCPC.COM 法制生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制生活报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