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消防知识 ■本报记者 喻玉
“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坐落在黔南州平塘县大山深处。
在这里,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日复一日长期坚守,全心全意守护着“中国天眼”的安全运行。
自“中国天眼”2016年建成运行以来,消防安全实现“零事故”。
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不断强化安全防范,增强组织保障,夯实工作责任。明确各级消防安全职责,形成以团队负责人总负责,观测基地办公室主管,各部门负责的组织架构;组织修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变配电站(室)、用火、用电安全制度管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形成安全保卫体系文件;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工作方针,不断推进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防控体系建设,增强防范能力,筑牢消防安全防护网。
同时,在日常消防安全工作中,依托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后勤保障人员建立“中国天眼”微型消防站,成员16人,并配备有消防灭火防护服等必要的消防器材,以救早、灭小和“三分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为目标,加强园区自查自纠、自防自救的能力,提升“四个能力”建设。制定微型消防站管理规定,严格管理,定期组织培训演练,24小时值班值守,逐步实现园区救早、灭小和“三分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的目标能力。在提升自我消防安全防范能力的同时,积极开展防火巡查检查等消防安全防控工作,落实每日防火巡查,组织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改,自主在园区开展电动车治理工作,及时消除、防范安全隐患。
今年以来,已开展消防安全自查检查16次,开展义务消防队培训演练3次,全员消防安全培训1次。同时,加强观测基地园区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工作,建立健康巡查记录档案。观测基地配备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广播、电话、室内外消火栓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消防设施器材,其中室内消火栓点位76处,室外消火栓点位13处,灭火器点位165处,并定期组织维护保养及故障维修维护。今年以来,完成定期维护保养9次,消防设施年度检测1次,组织修复地下消防管道漏水2处。
据了解,“中国天眼”望远镜区域的杂草植被区域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是一个潜在的火灾隐患。为降低火灾风险,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定期组织清理杂草植被,保障“天眼”的安全运行。2020年和2021年,为进一步做好“中国天眼”消防安全工作,“中国天眼团队”争取经费,把市政供水管道引入到园区并新增建2座消防水池;将消防管道延伸布置到“中国天眼”大窝凼区域;新增室外消火栓点位6个,进一步保障“天眼”的安全运行。
此外,在地处山区野外,蛇虫鼠害也是一个隐患。今年以来,通过日常巡查和员工上报发现,及时消除建筑内马蜂窝隐患12处,第一时间消除毒蛇入室隐患。为防止鼠害破坏电气线缆带来隐患,园区同时将粘鼠板管理纳入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结合部分科研人员流动的特性,在所有24间流动客房内设置了消防安全提示牌,加强消防宣传防范。
此外,“中国天眼”观测基地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观测基地平均每年到访研讨、学习的科研人员、大中小学生等数千人次,通过在园区安检处把防火安全和电磁干扰安全作为进入观测基地核心区的首要安检措施,提升安全警示教育;通过在宣传公告栏等公共区域张贴消防知识宣传画报、设置消防安全知识标语、安装设置消防警示牌等内容,在开展科普等教育学习的同时,有助形成消防安全宣传普及的“流动课堂”,对提升到访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宣传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具有一定的作用。结合部分科研人员流动的特性,通过在所有24间流动客房内设置消防安全提示牌,加强消防宣传,有助提升入住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
在加强自身安全防范建设的同时,团队始终与平塘县消防救援大队保持紧密联系,多次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安全培训,共同抓好消防安全防范建设,守护“中国天眼”的安全运行。
自2016年“中国天眼”建成运行以来,2000多个日夜,“中国天眼团队”用日复一日的长期坚守与默默付出换来了消防安全“零事故”的安全成果,用点点滴滴的努力守护着“中国天眼”的安全运行。